*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医院上演步步惊心

食指骨折怎么导致了大出血?

去年夏天的一个傍晚,我接到电话通知去骨科参加一例危重患者的抢救。

患者60岁女性,无明确基础疾病,左食指断指再植术后一周,下床活动后突发呼吸困难,伴有难以纠正的低血压,并短时间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意识丧失。

经过心肺复苏,已恢复心跳,机械通气,但仍处于昏迷和严重休克状态。

血气分析提示严重低氧血症伴有低二氧化碳分压,心电图呈现典型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SⅠQⅢTⅢ,V1-3导联倒置(图1),凝血四项D-二聚体显著升高。

从血气分析、心电图、凝血分析等临床资料看,诊断急性大面积肺动脉血栓栓塞症应该没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 心电图结果

骨科经治医师反复强调,患者除左食指外无其他伤情,断指再植术后即给予普通肝素1.25万U/日持续静滴抗凝,再植当天发生血管危象二次手术操查,发现吻合的动脉形成血栓,重新吻合血管后持续肝素抗凝,并嘱患者卧床,但未严格制动。

鉴于患者仍有明显的休克,有明确的溶栓适应症。简单向家属交待了溶栓风险后,给予尿激酶2万U/kg静脉滴入溶栓。

溶栓效果相当不错,大约1个小时后,患者逐渐恢复了意识,血压也趋于稳定,SpO2仍在90%左右,随即将患者转入ICU继续抢救。

随后的抢救貌似顺利,呼吸支持条件稳步降低,第2天氧合已恢复正常,升压药也在逐渐减量,似乎成功就在眼前。

但化验血常规,血红蛋白降至84 g/L,一天时间下降了40 g/L。患者处于溶栓后的低分子肝素抗凝阶段,血红蛋白显著下降是并发大出血的危险信号。

患者未出现意识障碍,不可能是颅内出血,而且,颅内也不可能出这么多血。

胃肠减压引流胃液清亮,肠鸣音正常,血尿素氮(BUN)未见升高,最常见的上消化道出血也不太可能。也许是抗休克扩容导致了血液稀释。

抱着一丝侥幸,又观察了一天,患者血糖。

第二天,没有侥幸,血红蛋白降到了危险的68g/L。

笔者记起曾经有溶栓发生大腿肌间隙出血的病例,便申请了床旁超声。大腿肌间隙并没有发现,反倒是腹部超声有了重大发现:患者脾周、肝周及胰腺前有液性、液实性回声,盆腔大量积液(图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

患者发生了腹腔出血!出血若无法控制,面临的便是剖腹探查和随之而来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成功拔管,患者竟出现致命喉水肿

随后紧急请相关科室会诊讨论,最后达成共识:鉴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剖腹探查风险高,停用低分子肝素,在严密监测下,保守观察,做好随时手术准备。

接下来的一天,幸运之神终于光顾,患者的腹腔出血趋于稳定,血红蛋白开始小幅回升。但是血管超声发现患者下肢深静脉仍存在血栓,凝血分析提示存在高凝状态!而病患的血小板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从入院时的292×109/L降到了152× 109 /L)。

治疗存在两难:

  • 不抗凝,患者有可能再次发生肺栓塞

  • 抗凝,一方面有可能加重腹腔出血;

  • 另一方面,从血小板减少情况看,不排除患者发生了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

两难之际,我们决定在密切监测下采用利伐沙班抗凝,避免肝素抗凝导致的HIT。当然,依然要冒着一些出血的风险。

第一天,先试探性的用了10 mg的预防剂量。

第二天,10 mg bid。

第三天,15 mg bid。患者血小板、血红蛋白稳步回升,腹腔出血无加重趋势,而且患者成功脱机拔管了!

拔管后患者没有任何呼吸困难征象,发音清晰无嘶哑。然而没容我们来得及欢呼,拔出气管插管4小时后的患者,竟然出现了致命迟发性喉水肿。

几分钟内眼看着患者面色青紫,心率骤降。

所幸,抢救及时,加上运气好,再次插管成功,把患者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再次插管三天后,经纤维喉镜确认喉水肿消褪后,胆战心惊地拔除了气管插管,总算一切平安。

在ICU抢救13天后,患者转普通病房。又17天后,出院回家。出院前CTA检查右肺动脉仍有充盈缺损(图3),需继续抗凝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3

本则病例中,有几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1)为什么患者在肝素1.25万U/d抗凝强度下,仍发生了致命肺栓塞?

(2)这则病例提示我们,在静脉血栓性疾病还要注意哪些因素?

------答案分割线------

(3)行医治病,有太多的不可预知性。尽管你提心吊胆,搜集各种的蛛丝马迹,但你永远不可能100%正确。

这例肺栓塞患者的抢救工作中,抗凝并发症、溶栓并发症、气管插管并发症可谓症症要命,步步惊心,有惊有险,侥幸得到一个好莱坞式皆大欢喜的大圆满结局。

医学知识+临床经验+医患双方运气≈成功,这是当下医疗的现状,在可预见的将来,依旧不会有大的改变。

你们觉得呢?

本文来源:医学界呼吸频道

本文作者:程树亮

责任编辑:叶子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