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保安周德新创造了一个奇迹!2012年,周德新来到厦大当了保安,次年,参加成人教育,5年通过40多门考试拿下法学学士学位。在拿到法学学士的5年后,周德新仍然继续当保安,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心。6月18日,媒体采访了周德新,周德新回应说:读书不是为了谋生,而是一种人生习惯。很多人对保安有偏见,周德新就是想告诉大家,任何岗位都能做出有价值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个积极的职业和人生态度,赢得了很多网友的认可,网友评价:这样也挺幸福的。不用非得去考公考编挤破头去竞争,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到极致的话,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强太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德新这样选择的逻辑是什么?

原来,周德新拿下的法学学士是成人教育的,比不得全日制的含金量,除了硬性卡学历标准的事业单位承认,其他别的地方都不认,小律所也不会要。而且周德新拿下法学学士时,已经50岁了,没得选了。

而且,厦大保安这个位置对他来说,也挺不错的。他现在应该是属于保安里的小领导,五险一金工资稳定,事情不多,而且学校环境也好。而且他应该也是本地人,日常生活什么的肯定都很方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网友说得更有内涵。当我们的保安有法学学位,外卖小哥学过物流和城规,托管班阿姨读过师范大学,保洁人员和垃圾回收者是环境工程专业毕业;那么一些一线的创新和举措才更实用且接地气,社会的软基建才能更扎实,自下而上的学术研究扎根够深才能有更饱满的果实。而不是所谓底层在谋生,教授在水论文,井水不犯河水。

同样,昨天还有一个热点,前段时间炒得沸沸扬扬的斯坦福大学高材生苏朕,已被正式录用为乡镇公务员了。苏朕的讨论也有很多,包括质疑其斯坦福大学求学期间论文级别不够呀,没有融入当地求职呀,苏朕同学的家庭背景不深厚呀等等。其实,教育人认为,这都是子虚乌有。斯坦福高材生的教育背景,很容易让苏朕同学谋得一个高校的科研岗位,人家不愿去,当然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最优选择。不是所有的职业规划,要走网友替我们规划的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职业选择对现在的大学生来说,其实还是个难题。如果考生都能在填报志愿之前,对自己的职业倾向测一测,那么现在,就有大部分的大学生不会为毕业后职业选择感到迷惘,以至于读完本科读研究生,最后发现毕业出来,自己还不知道要干什么,或发现自己原来不愿意从事本专业的工作。

总之,无论选择哪种职业,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有价值的事情,周德新如此,苏朕也是如此。无论是像周德新一样在保安岗位上做出卓越成绩,还是像苏朕一样选择回到家乡从事基层工作,都是值得尊重。每个人都有权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来做出职业选择,不盲从他人的期望。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职业选择,不以职业的高低贵贱来评价一个人的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怎么看待今天的两个热点?欢迎留言讨论。

(图源网络,图文不相关,侵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