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宁府上蔡县,金府灯火通明。长者金彦龙与妻子周氏,正为儿子金本荣赐福。本荣年方二十五,娶妻江玉梅,乃是绝代佳人。

金本荣神色凝重地走进堂来,周氏关切地问:"儿啊,你这是怎么了?"本荣叹了口气,说:"母亲,儿今日去街上算命,算命先生说儿有百日血光之灾,若不远避,恐性命难保啊。"彦龙闻言,沉吟片刻,说:"儿子莫慌,为父给你一双玉连环,百颗珍珠,前去洛阳投奔袁士扶,避上一阵子,也好趁机做些生意。"

玉梅上前一步,柔声道:"夫君,妾身愿与你同去,儿女夫妻,不就该同甘共苦吗?"金本荣见妻子如此体贴,感动不已,只得应允。

就这样,金本荣夫妇带着满满的珠宝,踏上了前往洛阳的路。谁知半路却遇见一位全真先生,先生拦住二人,目光如炬,说:"施主,贫道在你二人身上,看到了血光之灾。若不加防备,怕有性命之忧啊。"说罢,递给金本荣两粒丹药,叮嘱道:"若遇险境,服下此丹,必能逢凶化吉。记住,若真有难,可去寻雪涧师父。"

金本荣夫妇诚惶诚恐,拜谢先生,继续前行。谁知快到洛阳时,却听闻西夏兵马压境,洛阳百姓纷纷逃难。金本荣想起昔日好友李中立在郑州汜水县,便决定前去投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春的汜水县,桃花如雪,杨柳如烟。李中立家热热闹闹,招待着远道而来的金本荣夫妇。

李中立将金本荣夫妇引入内堂,问明来意。金本荣如实相告,说起避祸投亲之事。李中立闻言,眼珠一转,话锋一转:"兄弟,我后院有一地窨子,若真有贼寇来犯,咱们躲在里头,管教万无一失。"一边说,一边用贪婪的目光,上下打量着江玉梅。

江玉梅只觉得李中立目光有异,心中隐隐不安,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李中立吩咐下人置酒款待,又请来邻居王婆陪酒。当晚,江玉梅就在王婆的陪伴下,在金府后院歇下。

次日清晨,李中立神神秘秘地把家仆李四唤到跟前,低声说:"你可知金本荣这厮,当年在上蔡做生意时,骗了我的本钱?如今我要你去杀了他,取他的财宝和人头来。事成之后,我这个当家的管你一世荣华。"

李四一听,眼前顿时金光闪闪,连连点头称是。李中立又吩咐他,引金本荣去后山无人处动手,务必手到擒来。当晚,有如魔鬼低语一般,一个恶毒的计谋,在黑夜中悄然酝酿成型。

次日一早,李中立装作若无其事,对金本荣说:"兄弟,不如随我去后山看看地窨子?"金本荣不疑有他,欣然前往。待到后山无人之处,李四突然拔刀相向,冷笑道:"奉了家主之命,取你狗头!"

金本荣大惊失色,跪地求饶,苦苦哀告,李四却只盯着他随身的珠宝,眼冒绿光。金本荣无奈,只得将首饰双手奉上,又咬破舌尖,以血染刀,以求苟活。李四得了宝物,才放他一条生路。

金本荣夺路逃命,不敢回头。李四则快马加鞭,回府覆命。李中立见了血迹斑斑的珠宝首饰,龙颜大悦。他来到江玉梅房前,谎称金本荣已死,逼江玉梅就范。

江玉梅闻讯,悲痛欲绝,但她隐隐觉得事有蹊跷。她佯装顺从,谎称自己已有身孕,要待产子之后,方可与李中立成亲。李中立见她如此守节,也不好强求,便命王婆将她软禁山中别院,静候分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去秋来,日月如梭。江玉梅在别院中,独自饱受煎熬。她日日盼望丈夫金本荣能够平安归来,但也深知凶多吉少。

转眼到了临产之际,江玉梅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男婴。王婆见状,催促道:"婴儿须得扔了,免得连累老身。"江玉梅苦苦哀求,王婆这才心软,应允待孩子满月再做打算。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江玉梅趁王婆酣睡,悄悄溜出别院,怀抱婴儿,逃到附近一座山神庙中,将孩子放在神像脚下。她在襁褓里塞进一张字条,上书孩子生辰八字,又含泪祷告:"我无福消受这母子之情,望神明保佑,让这孩儿有个好人家收养,平安长大。"

话音未落,灵台上金光一闪。江玉梅抬头看时,竟是公婆金彦龙夫妇!原来他们寻子心切,这些日子一路辗转来到郑州,求神问卜,指引来此。婆媳二人抱头痛哭,江玉梅将前因后果,细细道来。金彦龙闻言,勃然大怒,当即带着儿媳,去衙门状告李中立。

恰在此时,铁面包青天奉旨来郑州查案。他察觉此案蹊跷,当即着手调查。

包拯一挥手,沉声道:"来人,速速将李中立拿下!"众衙役领命,火速奔赴汜水县李家,将李中立五花大绑,押至大堂。

李中立百般抵赖,矢口否认谋财害命之事。包拯冷笑一声,缓缓道来:"李中立,你这厮狼子野心,觊觎人妻,谋夺人财,天理不容!"说罢,唤上前王婆作证。王婆对李中立的罪行,供认不讳。

就在此时,大堂之外,传来一阵喧哗。只见金本荣破门而入,满面泪痕,向包拯下跪道:"若非青天大老爷明断,小人就要含冤而死了!"原来,金本荣逃命之后,在深山中遇到雪涧师父,暂避其中。师父指点他前往开封府,自有天意。谁知他正遇上父母妻儿状告李中立,这才得以与亲人团聚。

李中立见金本荣尚在人世,腿一软,扑通跪在包拯面前,再也不敢抵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堂上,金家父子含泪诉说。江玉梅更是声泪俱下,将李中立如何设计害人,又如何逼良为娼的恶行,历历道来。

包拯怒不可遏,当庭宣判:"李中立贪恋美色,谋财害命,罪无可赦。来人,给我重打四十大板,发配充军!"李中立闻言,吓得魂飞魄散,当场昏厥。

包拯又道:"李中立家财,一半赏给李四,以归路费;一半赏给王婆,以酬劳苦。至于李中立之妻,亦发配充军,以儆效尤。"

次日,开封府衙门外,黑压压一片人头。金本荣携妻儿拜谢包拯,洒泪道:"若非大人明察秋毫,我金家恐怕就此满门损折了。大人的大恩大德,没齿难忘啊!"

包拯摆摆手,淡然道:"我不过依法而断,何谈恩德?天下奸佞小人何其多,若非悬崖勒马,改恶从善,早晚都逃不过王法的制裁。"

话音方落,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山呼海啸般的欢呼:"还好有包青天在,否则我等百姓,不知要受多少奸佞欺压!"

包拯环视四周,目光如炬,高声道:"奸佞得恶报,忠良得褒奖,黎民得安康,这才叫人间正道。我包拯在此为天下百姓申张正义,有冤必昭,有罪必惩,让世间再无李中立这样的恶徒!"

次日,金家父子与江玉梅抱着孩子,恋恋不舍地与包拯道别。那洒泪祈祷,舍生护子的慈母;那千里迢迢,寻子心切的父母;那历经苦难,重获新生的夫妻,无不让人动容。

四月的天,阳光明媚。春和景明,万物复苏。金本荣夫妇带着孩子,踏上了归乡的路。江玉梅似乎又看到,当初送别他们的全真先生,正在云端冲他们微笑点头。一切险阻,皆成绝处逢生;一切苦难,都是幸福的序章。

而在遥远的开封府衙,一位身披官袍的长者,正在灯下焚膏继晷,批阅奏章。他就是包拯,那位青天大老爷,那位铁面无私的断案如神的清官。他用一腔热血和赤子之心,谱写着一曲曲正气凛然的乐章。而顺天应人,代代传唱的,是百姓对他的由衷敬仰,和对正义的无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