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6月18日电 (记者 欧阳诗嘉 刘志华) 6月17日下午,围绕“统筹推进经济和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 中宏观察家畅谈从金融大国迈向金融强国之道”主题,中宏论坛第五十场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召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宏网总裁毕俊杰致辞指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如何实现从“金融大国”到“金融强国”的华丽转身,如何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风高浪急中把握中国金融的稳定之“锚”与高质量发展之“桅”,所有这些都是亟待回答的重要议题。我们由衷期待,以本次论坛为契机,不断与智库专家加强合作,共同为新时代金融强国建设谱写历史新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发言指出,金融强国是未来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开放的总目标、总方向。实现金融强国是一个艰难而伟大的目标,比经济强国、贸易强国、军事强国等更为艰难,因为它不仅需要硬实力的支撑,还需要完善的法治和软实力的体现。他认为,金融强国的两大重要指标是本币的自由化、国际化和金融市场的高度开放并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这两点的实现将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吴晓求指出,要实现金融强国,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发展道路。他强调,市场化是提高金融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机制,法治化是解决信心和预期问题的基础,而国际化则是开放和学习的必由之路。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发言指出,中国需正视并解决在独角兽企业数量、人工智能发展、芯片产业和生物医药领域与美国的差距,并呼吁加强创新驱动,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王文指出,尽管中国在某些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上已超越美国,但在关键技术领域,如人工智能的基础大语言模型、芯片制造和生物医药研发等方面,中美之间的差距正在拉大。美国在AI领域的私人投资远超中国,而中国的AI领域投资增速有所放缓,这反映出中国在这些前沿科技领域面临的挑战。

在嘉宾访谈环节,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郭彪还紧扣金融强国目标,就发展新质生产力与金融创新、科技金融与金融监管、中美博弈与俄乌冲突下的金融风险管控等热点议题接受了本网的现场专访并回答了现场观众以及中国日报、证券时报、21世纪经济报道、广东卫视、深圳卫视以及大河财立方、腾讯新闻等媒体记者的提问。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