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 (记者 徐翌晟)考试季刚结束,如何学好语文学习仍是一个持续关注的热点。用古诗词就能学好大语文?近日,在上海中心大厦混知书店,原人大附中语文名师申怡揭晓了答案。申怡的最新著作《诗词伴着语文飞》将诗词放在中国历史中,系统、深入、多角度地讲解了自上古时期至晚清的223组、共314首经典古诗词,通览中华五千年文明,做到语文与历史的学科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说出“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通过阅读古诗词能学好大语文”,谁就一定是对学校教学有深深的了解,对语文出题思路、判卷给分点轻车熟路的人。申怡具有多年高三备考经验,辅导出十多篇高考满分作文,比如2013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中就有两篇出自申怡所教的学生之手。

“一切语文问题都是阅读问题”,申怡如是说。但一位语文老师,不教考试、不讲分数,只带领大家阅读,这在很多人看来是走偏了路。然而作家简平深深认同申怡的阅读理念,简平问:“这套书为什么起名《诗词伴着语文飞》?”申怡说:“我有一个口号叫‘《古文观止》是带着语文飞的’,后来我们觉得诗词是带着大家先起飞,有诗词就迈入了语文学习的大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书共六册,集结了各个朝代的经典诗词作品;题材全,包括边塞诗、田园诗、送别诗等各种题材的佳作;体裁全,从歌谣、乐府民歌,到诗、词、曲都囊括在内;作者全,著名诗人、将相词人、千古才女、文坛领袖等,在诗词史上有重大影响和特殊地位的作者都在其中;考点全,语文考试涉及的诗人生平、字词分析、文史知识、阅读理解等,《诗词伴着语文飞》这本里也应有尽有;写作手法全,拟人、双关、借古讽今、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中国古代文人运用得出神入化的手法,历经千年,依旧新鲜。

每一首诗词,申怡都会用“时、人、音、义、境、情、技”七步法条分缕析进行讲解,先介绍这首诗创作时的社会背景与诗人的生平经历、创作情景,再讲解重点字词的读音、释义,接着带孩子理解诗句大意与诗词意境,最后分析诗词中的情感与写作技巧,包括如何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升华主题以及各种修辞手法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讲解崔颢的《黄鹤楼》,不仅讲“历历”“萋萋”等字词的意思,还讲了黄鹤楼的传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诗人故事、“黄鹤”与“白云”的象征意义、“千载”与“空悠悠”时空组合与意境、“愁”字的点题,以及李白的模仿之作《登金陵凤凰台》与这首《黄鹤楼》的异同,让孩子了解借景抒情的妙处,欣赏阳光下树木的鲜亮、芳草的疯长……通过一首诗,申怡带领读者“穿越”到文学创作现场,体悟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理解了历史,也就更懂得诗歌;读懂了诗歌,历史也就更加生动、鲜活。

申怡说:“我不单纯地讲作文,我讲文言文、古诗词、现代文阅读……这些基础知识中就包含着大量的作文素材和思路。我们写的东西要表达自己真实的意思,传递真实情感,从日常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