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顺利通过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健康委组织的“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工作评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加强危重新生儿业务管理和建设水平,北京市卫健委每年都对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进行工作评估,评估内容不仅包括新生儿转运及危重新生儿复苏相关技术规范,还包括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片区责任、能力水平与质量安全等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华一附院儿科自2003年开展危重新生儿转运工作,2007年成为“北京市朝阳区高危围产儿救治中心”,2016年成为“北京市高危新生儿转会诊中心”,2019年作为北京市7家“北京市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之一,负责转运救治北京东北部地区危重症新生儿救治,二十余年来,累计安全转运危重症新生儿一万余例,形成了一套制度规范、流程顺畅的院前危重症抢救体系。

目前,该院儿科在危重新生儿转运、窒息后多脏器损害的系统诊治以及早产儿系统化管理等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以危重症救治和超早产、超低体重儿诊疗为主的两大技术特色。目前经转运入该院儿科的新生儿超过住院总人数2/3,其中需看台、抢救的比例超过20%。住院新生儿中需机械通气的危重儿比例超过30%,早产儿比例接近50%,且小于28周的超早产儿数量增加。在总结转归、院感率、并发症率及病例组合指数(CMI)、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值等指标方面,该院儿科的数据获得评估专家组一致认可。

据了解,清华一附院儿科在提升危重新生儿救治质量同时,关注高危儿远期发展及预后,建立了系统化个体化的早产儿保健管理系统,通过早期识别、定期监测、科学干预指导及多学科干预指导改善高危儿预后。5月14日,该院儿科还顺利通过“北京市高危早产儿保健服务机构服务质量工作评估”。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通讯员 张丽媛

摄影/于秀琴 崔利峰

编辑/李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