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刘玉 通讯员 姜波)近日,沈阳理工大学不同专业的230名学生沿着校园的红色路线,参观6处红色文化阵地,接受6次思政课教学。原来,沈阳理工大学党委将思政课从传统的教室搬到校园的各个红色阵地,以兵工红色基因浸润学生心灵,在丰富学习体验的同时,更在学生心灵深处播下爱国爱校、追求卓越的种子。

走进沈阳理工大学,会看到分布在校园四处的兵器广场、校史馆、兵器博物馆、虚拟仿真中心、“四史”环廊、全民国防教育基地……这是该校独有的红色教育资源。

在兵器广场,沈阳理工大学全体校领导、二级学院领导班子,以及新入职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及学生代表等,共同见证了一场庄重的升旗仪式。校党委书记宁先圣、校长冯永新为“行走的思政课”揭牌,校党委副书记王继成为“行走的思政课”授旗。

沈阳理工大学曾在2023年9月12日获赠一面曾在天安门广场升挂过的五星红旗,这面神圣而庄严的旗帜在“行走的思政课”启动仪式上首次亮相。当《我爱你中国》歌声响起,国旗护卫队护送国旗入场,瞬间点燃了全体师生内心深处的自豪与责任。

在校史馆,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卫红老师讲授了老校长何长工建校时期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汽车与交通学院宣讲团讲述了何长工同志的伟大事迹。马克思主义学院柯云燕老师、邹锴锋老师指导的历史剧《荣光》瞬间将学生们带到了建校初期那个光荣的历史年代。

在兵器博物馆,马克思主义学院于明蕊老师带领大家共同学习科学家精神以及兵工精神的深刻含义。曾经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奖的5名学生现场展示自己设计的机器人,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学校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许荣华教授寄语青年学子并为他们佩戴东北兵工专时期的老校徽。

在虚拟仿真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东洋呈现了“四史”教育之中国海军走向深蓝虚拟仿真教学。逼真的场景,让学生沉浸式地领略人民海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黄水”走向“浅蓝”进而走向“深蓝”,不断实现一个大国的海洋梦想、海军梦想的辉煌历程。

在四史环廊,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红梅带领学生们潜心学习党史知识。在同声合唱《团结就是力量》歌声中,把“行走的思政课”再次推向高潮。而在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学院教师韩英海、滕震讲授了一堂生动的实兵对抗战法理论课程,带领学生们进行一次紧张热烈、富有挑战的实兵对抗体验。

持续6次思政课上下来,学生们纷纷感慨,这种生动鲜活的思政课形式,让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信念在心底扎下了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们在“四史”环廊认真听讲。孙立刚摄

作者:刘玉 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