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军事测绘纪事

高原军事测绘纪事

杨龙明

杨龙明

在西藏拉萨烈士陵园里躺着一座没有遗体只有衣服的衣冠冢,他就是为我国测绘事业英勇献身的高原测绘兵——彭宏顺烈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测绘兵在执行西藏高原测绘任务时,遇到的威胁不仅仅是有叛匪、土匪、野兽、误杀,更具威胁性的是大自然和大自然带来的灾害。

那还是1969年的7月,一连几天的狂暴大雨,到处山洪咆哮,给测绘战士完成任务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让同志们心里焦急万分:“怎么办,这样下去我们如何完成任务?!”

忽然有一天,天空虽然还是黑压压一片,像是一块巨大的陨石,随时可能掉下来,但是雨停了,这给这些要急于完成任务的测绘兵们带来了希望。组长彭宏顺决定立即出发,与老天抢时间。天气与时间对于测绘兵来说,那可是完成任务的关键中的关键。

彭组长带领作业组来到了米林县一条不知名的小河边。此时的小河虽然水还很深也很急,但还算平静,似乎是告诉要过河的测绘战士们:“你们过吧,我不会挡你们前进的路的!”

小河上还躺着一座简易的木桥。测绘战士们看到河上有座桥,心里甭提有多高兴:“真是老天爷在帮我们完成任务,有桥!”说着就要上桥过河

组长彭宏顺伸手拦住了大家:“同志们不要着急,先检查一下桥的安全情况再过。”

大家一看,木桥有些倾斜,并且还不停地摇晃着,如果不加固是万万不能通行的。于是,大家都拿上工具和材料争着要去加固木桥。

彭组长用命令的口吻说:“我先上去看看,你们谁都不许动!”于是他拿上维修工具和材料向木桥走去,忽然他又折身转回来,走到一位战友面前,取下手上的手表,轻声地说:“如果我回不来,请把它交给我的爱人。”这句简单又深情的嘱咐,像重锤一般敲击着在场每一位战友的心!同志们再次央求:“组长,还是让我们上吧,您家里还有一个才三岁的孩子呐!”其实这时彭宏顺的爱人黄冬蕊肚子里还有一个没出生的孩子。彭宏顺还记得今年春节休假归队离家时,刚满3岁的大儿子抱住他的大腿哭着不让他离开时的情景。彭宏顺对战友们说:“同志们不要争了,我比你们有经验。”于是他转身上了木桥,边走边观察,还用工具敲击他怀疑有危险的部位。

很快,他就找到了桥身的损坏部位,弯下腰开始加固起来。正在这时,一声巨响,一排巨浪猛扑过来,木桥桥身轰然垮塌了!彭宏顺从浪花里冒出头来,手刚摆了两下,就被凶恶的巨浪卷走了!这只是一瞬间的事,没人能反应过来。

战友们沿着河边奔跑,哭喊,嗓子都嘶哑了,却听不见任何回音。

那一年,彭宏顺才31岁。

据战友沈潮森回忆,当时部队领导不敢告诉彭宏顺的妻子彭宏顺牺牲的消息,因为怕影响她肚子里还没出生孩子的健康,还“冒充”彭宏顺组长给他的妻子写信,寄钱,直到她肚子里的孩子安全出生才说出了彭宏顺已牺牲的实情。

彭宏顺的妻子黄冬蕊哭得撕心裂肺:“活不见人,死也要见尸!”

可去哪里见呢?西藏拉萨烈士陵园里的“彭宏顺烈士”墓,只是一座衣冠冢。

198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彭宏顺同志为“革命烈士”。

彭宏顺烈士遗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宏顺烈士遗像
198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的“革命烈士证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的“革命烈士证书”。

(注:本文插图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杨龙明:男,生于1954年12月26日。1974年12月参军入伍,在中央军委命名的“丈量世界屋脊的英雄测绘大队”从事军事测绘工作,1987年底转业地方工作。现已退休。

作者:杨龙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杨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