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102.7《直播闵行》“建议提案办理360°”,聚焦区人大代表和区政协委员积极服务社区治理,在聆听民声、回应民意、解决民忧的过程中,积极展现代表委员和政府职能部门的形象。

本期嘉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闵行区人大代表陈英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7棵大树的烦恼

“美丽家园”改造是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的民生实事项目。可是做了这么多年,看似在实施操作路径上已经驾轻就熟,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多方协调解决的。

平阳四街坊改造项目中,当年作为园林小区卖点,跟随小区居民一起成长起来的树木,随着时间推移,已经长成根深叶茂的粗壮大树,目前已经严重影响居民采光通风、生命通道拓宽、停车道路增设等。经过梳理,需要迁移67棵大树。据了解,建设方城投公司有移树费用的预算,但却没有后期处置方向和养护费用安排。本次项目中高华等部分老小区,包括在未来几年美丽家园项目中,也同样存在此类瓶颈问题。

根据这些情况,由陈英杰牵头,古美人大组人大代表专项监督工作小组,全过程参与跟踪监督美丽家园改造,并在今年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在闵行区内选址,建立“蓄树池”苗圃,以便后续储备调拨、按需移植的建议》。

建议:

(一)在美丽家园项目修缮项目、未来公园建设或者有道路两边景观种植需求时,区绿容局应提前做好这些“问题扰民树木”无缝衔接规划,在工程实施前期,出台对应的预评估安置实施方案。

(二)区绿容局应尽快考虑在区内选址,整合评估全区此类“问题扰民树木”,规划建立“蓄树池”苗圃,后续可以有计划储备调拨、按需移植。

(三)对照我区创建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模范城区的要求,重新安置的树木可以通过标识像“平阳四街坊某年某月移出”字样标牌,记录树木的来源和时间,开展后期认养活动,讲好我区保护生态环境,重新焕发新生的绿色智慧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关部门回应

建议得到了区绿容局高度重视与支持,并于今年4月给出答复:

依据2023年修订的《上海市居住区绿化调整实施办法》(沪绿容规〔2023〕1号)及《上海市居住区绿化调整技术规范》(沪绿容〔2023〕249号),绿容局将根据自身职责进一步配合相关政策,实施居住区绿化调整,加强政策宣传和解析。

考虑到小区绿化树木权属为全体业主所有,需业委会组织业主投票通过才能将树木移出小区外的客观因素,以及大树搬迁工程成本远超过采购成本、小区搬迁苗木质量普遍较差、公共绿化安置空间有限等不利因素,后续绿容局将会同区房管局、区级平台公司、街镇等相关部门专题研究,进一步分析小区内部分扰民大树如何通过规范合理、具备可操作性的工作路径逐步迁移至小区外公共绿地(林地)或“蓄树池”苗圃。

比如,可以尝试由区房管局提供美丽家园等小区修缮项目基本信息、由街镇配合区平台公司同步实施小区树木搬迁工程项目和政府投资的绿化林业建设项目;也可以尝试由同一个平台公司同时实施多个小区树木搬迁工程,或者由同一个街镇或居委会统筹协调多个小区树木搬迁工程。

通过筛选各方面条件相对成熟的小区,有序开展扰民树移植安置至小区外的试点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大代表是一份

沉甸甸选民信任的民意托付

今年新一轮美丽家园项目工程又启动了,陈英杰表示将持续聚焦老百姓关注房屋质量和政府相关部门完善和落实代表建议举措和步骤。

陈英杰作为城建环保工委委员,通过充分调研,在5月28日的区人大第36次常委会议关于“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建设力度,扩大“新时代城市建设者之家”覆盖面”专项工作会议上的发言,结合今年将“闵行区拟新增5000张‘新家’床位”为民办实事项目,提出加强纳保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管,指导管理租赁价格匹配市场运作、科学规划选址,多维度覆盖保障对象、运营服务管理并重,提升优化全程入住温度的意见,城市建设行业和基础公共服务行业一线职工是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的重要主力军,做好这项庞大的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确保他们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是各级政府包容和关爱建设者群体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实现安居梦,用心用情温暖治理展现,更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动体现。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陈英杰表示未来将继续关注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建设推进和入住情况,广泛听取并汇集建设者心声,查找堵点问题,畅通民意需求。

陈英杰说:“人大代表是一个神圣的称号,是一个崇高的荣誉,是一份沉甸甸选民信任的民意托付,更是一种心系家国使命的深沉情怀。未来我想以秉承‘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求真心,永葆‘衙斋卧听萧萧竹’的为民心,涵养“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索心,向这个标准看齐,不断提升在履职实践中的能力和阅历,努力提交高质量代表意见。”

2021年11月,陈英杰当选为闵行区第七届人大代表。陈英杰认为自己有三种角色,即少数民族、民主党派成员和环保人,因此陈英杰不仅关注政府环境改善方面的举措,还特别关心来沪少数民族的城市融合,希望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中,凝聚少数民族群众,反映少数民族诉求,发挥自己的一份代表力量。

来源:今日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