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这一问题之前,先回顾下巴黎和会的历史,便不难得出结论

历史背景: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派海军提督狄特立克斯率4艘巡洋舰抵胶洲湾,以操演为名强行登陆,并占领了青岛。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不作为,青岛最终沦陷为德国的殖民地。

时间来到民国六年(1917年),欧洲列强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奥匈帝国等同盟国的败局已定。当时中国主政的是北洋军阀段祺瑞,他力排众议主政对德国宣战,中国进而站队了英国、法国、美国所在的协约国一边。中国虽然对德、奥宣战,但并未派出军队,只提供了民役、原料、军火等支持。但这并不妨碍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巴黎和会,以讨论战后的国际秩序和各国的权益分配。

巴黎和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黎和会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即“巴黎和会”)。中国北洋政府派出了陆征祥、王正廷、施肇基、顾维钧、魏宸组五人为全权代表,组成代表团出席会议。

巴黎和会上的中国外交代表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黎和会上的中国外交代表团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提出了以下合理主张:

第1, 取消外国在中国的某些特权,包括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及军队;

第2, 取消日本帝国主义同袁世凯订立的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第3, 归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日本抢占的德国在山东侵占的各项权益。

然而,由于列强的操纵和无视,中国提出的合理要求被拒绝,甚至《凡尔赛和约》还将战前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导致了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从而引发了五四运动。北洋政府外交代表(即当时中国政府外交代表)坚决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影视剧中的中国外交官顾维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视剧中的中国外交官顾维钧

中国参加巴黎和会得到的:

第一、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被承认为战胜国,这一身份的提升在国际舞台上为中国带来了一定的政治优势。尽管中国在一战中的贡献和实力与所获得的权益不完全匹配,但战胜国的身份仍然是对中国国际地位的一种肯定。

第二、废除“二十一条”: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成功废除了部分“二十一条”的内容。这些条款原本是日本在一战期间强迫中国接受的不平等条约,通过和会的努力,部分条款被废除或修改,为中国挽回了一定的国家尊严。

第三、战争赔款:中国与德国签订了《处理中德战事补偿及债务方法》,获得了约8400多万元的战争赔款。这笔赔款不仅包括德国直接付给中国的现金,还包括德国替中国了偿的各类债票等。

第四、国际联盟席位:中国成为国际联盟(即国联)的首届非常任理事国之一。这一席位使得中国能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

华盛顿会议:

由于巴黎和会主要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在欧洲和中东的关系,但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帝国主义列强还没有来得及按战后实力对比建立新的统治秩序。因此,华盛顿会议是对巴黎和会的一种延续和补充,旨在解决巴黎和会未能解决的问题。为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特别是日、美之间的地区利益矛盾尤为激烈。

华盛顿会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盛顿会议

美国作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实力迅速膨胀,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一战后,英日同盟的存在使得美国难以在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夺取新的权益。因此,美国希望通过召开会议来拆散英日同盟,削弱日本在该地区的地位,限制竞争对手,尤其是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

中国作为一战战胜国同样也被邀请参加华盛顿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的立场和主张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同情。中国代表团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立场赢得了国际舆论的支持和尊重。

美国总统威尔逊出于限制日本和同情中国遭遇的双重因素下,主持公道帮助中国,结束日本在山东的权益

会议期间,在美国的主持下,中国代表与日本代表就山东问题进行了多轮磋商,最终达成了《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约》,规定日本将胶州湾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中国同时宣布取消德日关于山东的条约。这一结果虽然未能完全恢复中国在山东的主权,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国的利益。

中国虽然在巴黎和会并未取得外交上的成果,但随后的华盛顿会议,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外交胜利。中国在会议中成功地维护了自己的利益,提升了国际地位。

结论:

如果1919年的中国未站队英国、法国、美国所在协约国一方,而是保持中立,那么中国没有资格参加巴黎和会,以及随后的华盛顿会议。也没有资格在会议谈判桌上讨价还价的权力,更不会获得德国的战争赔款以及收回山东青岛。

关注我,清溪滗潭,从历史中,观察当下,预测未来

中国近代两次国际政治站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