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6月15日—6月16日,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会议在西安举行。此次会议以“同心通络,健康中国行”为主题,由陕西省中医药学会、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中医药分会主办,来自省内外的千余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飨学术盛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大会上,专家们围绕络病理论在心血管、脑血管、呼吸、内分泌、泌尿、肿瘤、精神神经等多个领域的科研进展与成果转化展开深入探讨,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分享了络病治疗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案例,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在心血管论坛上,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高登峰教授围绕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领域最新前沿热点问题展开探讨,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诊疗思维,强调了通心络“双重”“双向强保护”的作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刘海涛教授详细解读了《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回顾了我国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现状,介绍了我国在药物治疗心律失常领域取得的新进展,特别提及参松养心胶囊在整合调节、快慢兼治心律失常,实现从传统“抗律”到“调律”治疗观念转变上的作用。西安市中医医院雷瑗琳教授分享了《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阐述了慢性心衰的病因病机,并针对不同的辨证分型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治疗原则与手段,强调阳气亏虚血瘀证可通过口服芪苈强心胶囊等中成药治疗。这些研究成果为优化心血管疾病合理用药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脑血管论坛上,来自络病理论创新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的魏聪教授向与会者介绍了脑梗死治疗的新策略,其中特别强调了通心络胶囊对血液、血管、缺血脑组织的三重作用。西安市中医院林海教授从微血管保护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中的重要意义出发,强调了通心络胶囊在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显著作用。宝鸡市人民医院关建兵教授分享了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通心络联合血管内取栓治疗的病例,阐述了通心络在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神经功能方面的卓越效果。通心络胶囊在临床上取得的一系列成果,是中医络病理论和科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的研究成果,也是中药创新的新模式、科学创新的新模式,为解决心脑血管领域临床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在呼吸论坛上,陕西省中医院马战平教授分享了肺络病证治在应对病毒类呼吸系统传染病上的独特优势,讲解了连花清瘟卫气同治、表里双解的组方特点,成为治疗呼吸系统传染病品牌中成药。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满祥教授从呼吸道传染病演变情况出发,回顾了近20年以来的病毒演变情况,揭示了现代医学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强调了中药在治疗病毒性呼吸系统疾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明确了连花清瘟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协同抗病毒等药物特性在防治呼吸道病毒感染中的显著作用。陕西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石曌玲教授聚焦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分析了连花清瘟胶囊对病毒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干预机制,强调了连花清瘟广谱抗病毒、抑菌抗炎、调节免疫的作用。在络病理论指导下,连花清瘟防治呼吸道病毒感染疗效确切,为呼吸道疾病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另外,在肿瘤、泌尿、精神神经、糖尿病论坛上,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文教授、宝鸡市人民医院李颖毅教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赵显超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翟绍忠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肺癌、前列腺疾病、失眠抑郁、糖尿病前期等疾病,提出了中西医结合诊疗的新思路、新方法。

本次大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共享中医络病大会科技创新转化成果、共谋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有力地展示了国内医学界在络病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效,不仅有利于络病理论及中医药的发展,也将为络病学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打造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新模式添加新色彩,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