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91年,汉武帝以龙卷风卷残云的速度清理掉了当时汉朝最大的外戚势力,卫家。

此时,距离卫青去世,已经17年了。

为了清理得更彻底,在这次清理中死的人包括但不限于:

卫青的姐姐,皇后卫子夫;卫青的外甥,汉武帝的嫡长子,太子刘据,以及刘据的儿子全家;卫青二婚老婆平阳公主的孙子,汉武帝的亲外孙,曹宗;卫青另一个姐夫,当朝丞相公孙贺的一家也被灭门。

可以说,古往今来,自绝三族的帝王,有且仅有汉武帝一人。

而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汉武帝对于外戚势力的忌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汉自建立以来,外戚专权就是朝廷政权问题的重灾区。

刘邦死后,吕后成为西汉的实际话事人,在大肆封赏吕氏外戚的同时,不断打压刘氏宗亲。

好不容易,吕后归西,功臣集团联合刘氏宗族将吕家势力清除殆尽,政权终于再次回到了老刘家手里。

但是,外戚当权就像一个魔咒,一直盘绕在西汉朝堂。

到汉景帝时期,窦太后扶持窦氏外戚干政,而到了汉武帝登基,不仅有窦太皇太后,他的头上还有母亲王太后,以及自己的丈母娘馆陶大长公主。

汉武帝在位54年,完成了西汉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一系列改革,特别是一改西汉初年对匈奴和亲的怀柔政策,用武力直接横扫匈奴,一直把他们打回了漠北平原。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帝王,他的早年却和一个“妈宝”一样,生活在一堆女人的把控中。

说到把控汉武帝的女人,首当其冲的就是他的母亲王娡。

王娡本是一位已经嫁了人的小姐姐,因为她妈妈听算命地说:你家中女儿以后一定显贵,就动了心思。

而这算命的也没说是哪个女儿,于是妈妈就将已经嫁人的王娡和她妹妹一同送进了当时还是太子的刘启宫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刘启继位不久,王娡便生下了刘彻,虽然不是长子也不是嫡子,但是他是汉景帝登基后出生的第一个孩子,左右也靠上了个“第一”。

有了儿子,王娡开始为儿子谋划未来。刚好馆陶公主和栗姬商量让自己女儿陈阿娇和栗姬儿子,当时的太子刘荣定亲的事给谈崩了。

于是王娡抓住机会,教年仅四岁的刘彻,奶声奶气地去和馆陶公主说:“要是能娶上阿娇姐姐,我一定给阿娇姐姐修黄金做的屋子住。”

之后,凭借着长公主强有力的支持,刘彻挤掉栗姬母子,登上太子的位置。

正是这个原因,汉武帝在即位初期,面对馆陶公主的各种要求,也只能一一应允。

不仅如此,就是汉武帝稍微表现出对皇后母女有一些不满,也会遭到自己母亲,王太后的训斥。

除此之外,汉武帝年幼时期,皇宫里权力最大的女人便是他的奶奶,窦太后。

老太太从汉高祖时期宫中的一个宫女,一路摸爬滚打到如今的太皇太后,什么风雨没见过。

即使后来眼睛瞎了,在朝堂上下也多的是眼睛和耳朵。

汉武帝即位后,本想做点事儿,提拔了一批儒生,最后却被太皇太后一一否掉,还被贴上了一个胡闹的标签。

索性,汉武帝将窦婴为代表的太皇太后外戚和田蚡为代表的王太后外戚势力都提拔上来,让他们鹬蚌相争,自己渔翁得利。

没多久,窦婴和田蚡还真的被太皇太后双双拉下马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公元前135年,这位人生贯穿了汉朝四代后宫的老太后终于寿终正寝,汉武帝总算有了一点自己的话语权。

青少年的经历让汉武帝对于“外戚”这个角色相当的忌惮。

后来只要外戚有上位专权的苗头,汉武帝就警惕地一定要将其扼杀在摇篮里。

除了诛杀卫氏集团,他还在死前,将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赐死,以免子弱母强,太后当权的事情再次发生。

所以,对于卫氏如此强大的外戚势力,清除他是迟早的事。

那么,卫氏集团如此强大,为什么还能在汉武帝统治的一大半时间里,平安存在呢?

或者说,卫家从根本上就是汉武帝自己扶持起来的外戚势力,他又为什么要纵容这股势力变得如此强大呢?

这还得从卫氏的兴起来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卫青的崛起

卫家最早只是平阳侯府的一个奴仆家庭。

因为卫子夫被汉武帝宠幸后,全家脱了奴籍,就连私生子郑青也急忙将自己的父姓改掉,改为随母家姓卫,也就是我们后来知道的,大将军卫青。

卫子夫入宫起初并不得宠,一年后,借着汉武帝裁撤宫女的机会,卫子夫再次见到汉武帝,并和薄太后一样,一幸得孕。

这使得专宠十多年没有怀孕的皇后陈阿娇开始慌了。

为了打击卫子夫,汉武帝岳母馆陶公主将当时已经在建章宫当差的卫青抓来,想要以儆效尤,给卫子夫点颜色看看。

但卫青人缘好,被好友公孙敖带人从大牢中捞了出来。

汉武帝知道这件事后,借题发挥,将卫家上下,狠狠地提拔了一次,算是用来对抗丈母娘的专横。

当然,这时候的卫青还是很稚嫩的,汉武帝将他带在身边,让他学习各种兵法朝政。

而卫青的学习能力远远超出了汉武帝的想象,十年后,当汉武帝准备和匈奴大干一场时,卫青帮上了他的大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武帝乃一代雄主,他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彻底解决和匈奴问题。

在公元前129年,宰相田蚡已死,陈阿娇的皇后也被废了,压在汉武帝头上的外戚势力基本瓦解,面对匈奴的挑衅,汉武帝决定,反击。

因为朝中老臣多是主张和亲的,所以,在挑选将领上,汉武帝还是有些捉襟见肘。

最后,定下了以李广、公孙贺、公孙敖、卫青四人为将军的四路大军,向匈奴进攻。

李广是从汉文帝时期就和匈奴干架的老将军,公孙贺也是跟随父亲上过战场的,唯有卫青和公孙敖两个,是纯纯的菜鸟属性。

朝堂上,大家对卫青和公孙敖能够被任命为将军出征都颇有微词,都在歪歪,汉武帝用人唯亲。

然而,等战报回来的时候,众人却傻眼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孙贺在草原上转了一圈,没有找到匈奴人,带着部队无功而返;公孙敖不出意外地,出门就迷路了,而且运气背地还遇见了一支强劲的匈奴骑兵,被打掉了70%的兵力;最有希望获胜的李广,在这次作战中,被匈奴人给活捉了,靠着装死和个人高超武艺,最后才从匈奴人手里逃了出来。

而菜鸟卫青,却在这次作战中,一战成名。

他不仅在草原中和匈奴骑兵打了一场遭遇战,还一路追袭,狂奔2000多公里,将部队开到了匈奴人重要的宗教圣地,龙城。

虽然,卫青这次只是斩首了800人,但是相比其他三路军的战果,卫青这边给汉武帝大大地涨了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