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我爸爸救人时睡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2年的一天清晨,武汉第二炮兵指挥学院的早操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

就在点名时却发现一名本该收假归队的军官沈星竟不见踪影。

于军人而言,逾假未归可是一件大事!于是,他们当即联系到沈星的家人。

不料,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女孩稚嫩的声音,背景音还隐隐约约掺杂着哭腔。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沈星又为何不归队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勇者最后的一跃

五月的青州,景致宜人。沈星归期将至,约上妻女一同去游憩南阳河畔。三人牵手漫步,孩子蹦蹦跳跳地在绿茵草地上追逐,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忽然一声撕心裂肺的呼救声传来,打破了宁静祥和的氛围!

沈星循声望去,只见河面中央,一个少年正拼命挣扎、奋力呼救,狼狈的身影随时都有被湍急的河水吞没的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沈星瞳孔紧紧一缩,蓦地警惕心生!当机立断,他将女儿交到妻子蔡相珍手中,嘱咐一声:

“你们先到一边等我。”

随即迅速脱下身上的外衣,一个箭步就冲向河边的落水点。

来到河岸,只见那孩子已是筋疲力竭,勉强用最后一丝力气在水面维持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见沈星毫不犹豫,一个猛子扎入水中,以笔直矫健的姿态,使劲劈开重重层层的河面波浪,朝那孩子的方向游去。

孩子由最初的惊慌失措,看到这缕曙光般的希望,不禁稍稍安心下来。

很快,沈星就游到了孩子身边,一把将他揽入臂弯,安抚着:“别怕,我会把你救上岸的。”

孩子无助地点点头,身心俱疲地紧紧抓住这根救命稻草不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就在这时,眼前的河岸却是一处陡峭的斜坡,厚厚的青苔如同一层绿茸茸的绒毯将它点缀得分外诡异、滑腻。

沈星竭尽全力,一次次试图将孩子托上岸边,却徒劳无功,一次次失利。

就在最后关头,突如其来的一个失足,令沈星完全失去平衡!

硕大的身躯一下子顿失着力点,紧接着便倾泻般坠入河中,瞬间被浑浊的江水彻底吞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岸边,蔡相珍看到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心都已凉透了,捂着嘴巴痛哭出声,泪水夺眶而出。

女儿见状吓得嚎啕大哭,渺小的身躯止不住地打着冷战。

尽管年纪尚小,但她隐隐也感受到了一种不安的预兆……

岸边的妻子蔡相珍早已焦心万分,见此情景不由捶胸痛哭,那撕心裂肺的呼唤却换来丈夫渐行渐远的微弱水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女儿这时亦被吓住开始嚎啕大哭,渺小的身躯不住打着哆嗦。

很快,救援人员火速赶到。经过一番艰难寻找,终于在一个多小时后将沈星从河底打捞上来。

此时他已然一动不动、失去生命体征!救护人员马上将其送往医院,可3个多小时的全力抢救,终究未能让这名年富力强的勇士重拾生机。

就这样,在一个本该温馨欢腾的日子,蔡相珍和孩子一夕之间失去了家中的顶梁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人的无尽哀痛

无论亲朋好友,还是部队战友,对沈星都是无限称赞。他为人谦逊有礼、乐于助人,从不推卸、勇于担当,品德操守令人钦佩。

父母自小便将他视为家中骄傲,儿时的沈星品学兼优,无不让父母高兴。

这次噩耗犹如晴天霹雳般传来,对他的父母老两口而言无异于生生承受着心魂的重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着曾经让他们引以为豪的儿子躺在冰冷的停尸房内,母亲痛苦万分,无助地瘫倒在地,泪水夺眶而出,悲恸的哭喊声撕心裂肺。

父亲蹒跚着步伐走近,双手不住地颤抖,试图抚摸儿子那永远年轻而英武的面容。

可无论如何也抚不平内心那股挥之不去的惆怅与哀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妻子蔡相珍内心更是撕裂般的疼痛。

夫妻二人原本曾如此期盼着这次重逢,他们一家三口终于能像从前那样其乐融融、幸福美满了。

却不料就这样天人永隔,沈星永远地离开了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相珍一度近乎崩溃,守在沈星冰冷的遗体旁,喃喃自语,仿佛期待着他会给予某种回应。

她将丈夫的手机紧紧攥在他僵硬的掌心,一遍又一遍地给他发着信息,语气温情脉脉、恳切挽留,可收件箱里永远只有令人心碎的一片虚无。

女儿看着母亲泪眼婆娑,摇晃着她的手臂,天真地问道:“妈妈,爸爸怎么睡这么久啊?他还会不会再醒过来陪我玩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般稚嫩的话语无疑是对伤心欲绝的蔡相珍最后的无情戕害。

当初欢快一家三口的幸福景象如今了无踪影,眼前唯一的只有永别的绝望与仓皇。

就这样,蔡相珍原本娇艳的容颜在顷刻间失去了所有光彩,惨淡下去。

家中老人们也接连在短短几日内失去了生的希望,那饱经沧桑的脸上布满了哀思,仿佛被生生抽去了所有的气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州殷殷哀思

人生如斯短暂,英雄何等不朽。沈星年仅31岁便殉职,令家人承受巨大痛失,但所有认识他的人都不约而同地表示,这一切并不让人意外。

从农村走来的军人之路,沈星自小就怀着报国之志。

贫寒出身并未阻挡他追求理想的决心,童年时他就立下了要当一名光荣军人的宏愿。

在艰苦的条件下,他依然孜孜不倦、勤奋好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军校后,沈星如鱼得水、事事出众,潜心修养、涵养品性。

同窗们都说,从未见过如此乐于助人、善良谦逊的人。

除了军事理论和实战训练,他更注重人格的锻造。

课余往往主动为同学补习解惑,体贴温和的态度无不令人钦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优秀的他很快便被选拔为班长,带领着一众战友们同心同德共同成长。

哪怕有时被要求再苛刻一些,但沈星都坚持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化每个人,用爱与包容融化大家的心。

四年硕果累累,校方把这位祖国的未来之星视为瞳仁挚爱。

事后学校举办的追悼会上,沈星的母亲这样说:“我儿子救了那个孩子,他对得起他身上的这身军装,我为他感到骄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救人虽然是一念之举,但树立了顶天立地的榜样,温暖着无数寻常人的心田。

沈星暮年牺牲的不仅仅是一缕生命,那是前程似锦、意气风发的一个人,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为国为民贡献了自我。

沈星所在的军校为了纪念这位牺牲的英雄,特意用“恒星永存”四个沉甸甸的大字来铭记他的光辉事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张巨型的条幅被悬挂在校园中央,人们自发在上面签名题字,书写着“沈星桥上永载你的光荣”“永远是我们心中最耀眼的恒星”等充满哀思和敬意的文字。

离别的最后时刻,无数人的脑海中浮现出这位大义凛然的军人英雄本色,每个人的内心都在虔诚地祈祷着他的在天之灵永垂不朽,光芒万古长存。

葬礼当日,数千名青州市民自发前来,手捧鲜花、捻着香火,肃穆庄重地为这位“活雷锋”英灵送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座城市失去了一员健儿,空气中弥漫着沉重的哀伤。

为了彰扬沈星的光辉事迹,无数民众更是在网上发起请愿,号召政府将救人的那一处命名为“沈星桥”,以永久纪念这个不朽的名字。

广大民意的呼声终于响应,沈星生前所在的炮兵部队也拍板同意,在部队大门口矗立一尊他的铜像,成为每一个战士进出时都会看到的第一面英雄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这座“沈星桥”已成为青州人民心目中的圣地。

人们每年都会在这里重温沈星的那个惊心动魄而又令人动容的救人壮举。

将他那种不畏生死、大义凛然的浩然正气化作永恒不朽的英雄故事,世世代代口耳相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获救的那名男孩王鸿昊,当他被拉上岸时,顿时哭倒在地,声嘶力竭地痛哭失声。

这次濒临死亡的体验,将永远成为他人生中最深刻、最不能磨灭的记忆。

王鸿昊的母亲更是无比感激沈星的大恩大德,她将这位军人视为家中的再造之恩人。

每年都会带着孩子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前往“沈星桥”,送上一束鲜花以此纪念这位不朽的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言语难以传达沈星事迹的分量,但那一刻闪耀时间长河中永不磨灭的光芒,已在世人心中生根发芽。我们每个人都是寻常百姓,但当伟大的使命召唤临身时,都应当不惜代价去接受与履行。

我们每个人都生于这个伟大的时代,理应以沈星为榜样和楷模,用诚挚的赤子之心,去铭记他那种视死如归、舍身救人的精神,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活出英雄的永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