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说,毛主席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爱国者和民族英雄。其实,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没有从天而降的伟人,天大的英雄也是需要经过磨练而成长。纵然年轻时候的毛主席喊出:“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但他一开始也只是一个凡人,也有着正常人所有的各种情绪,都是经过“人间正道是沧桑”的经历,才慢慢成为一代伟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落选前委书记,在红四军难以容身

一、落选前委书记,在红四军难以容身

1929年6月22日,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毛主席很想通过这一次会议“保证党在军队中的绝对领导地位”,让大家能够接受他的主张,推进红军早日走上正轨。

但会议的结果出乎了毛主席的意料之外,毛主席被予以严重警告。还对毛主席作出了批评:说毛主席固执己见、过分自信、虚荣心重、不虚心接受批评;在讨论的时候对同志有成见;工作态度不好;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受到批评,大会最后改选前委,陈毅当选为前委书记,毛主席落选了,但仍为前委委员。这是毛主席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自下而上的落选,毛主席作为红四军的缔造者和最高指挥者,曾经做出过重大贡献,现在因为探索真理,想要红军得到更好的发展,就被那么多人不理解,还失去了指挥权,这对毛泽东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

正如前文所说,毛主席一开始也只是一个凡人,也有着正常人所有的各种情绪。他想着:我一心为大家好,大家却不认同我。此时的毛主席也非常生气,于是,他便以养病和去闽西革命根据地工作的理由,黯然离开了红四军。

陈毅回忆这段历史,说道:“那个时候,毛主席患重伤风感冒去养病了,实际上是愤而辞职。毛主席走了,前委书记暂时是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人已经离开了红四军,但毛主席还是没法接受事实,他心情非常不好,俗话怒火上身,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共产国际都以为他去世了,还给他发了乌龙讣告,赞扬毛主席为“中国共产党的奠基者、中国游击队的创立者和中国红军的缔造者。”现在不幸病故,这可把老蒋高兴得要死。

古往今来,一个人在的时候,往往不知道珍惜,只有离开了,才显得这个人无比重要,寻寻觅觅,原来最好的在身边。还好,毛主席挺过了病情,红四军也发现了毛主席的好,邀请毛主席再回来主持大局。但毛主席还是有一定脾气的,他表示:“反对敷衍调和、模棱两可的“陈毅主义”,一定要把事情搞清楚;红四军党内是非不解决,我不能随便回来;我身体不好,就不参加红四军八大了。”最终,中央委托了陈毅请了毛主席回来。

 二、再归来时,已经是王者

二、再归来时,已经是王者

毛主席虽然脱离了红四军工作,也发了发脾气,但他没有闲着,而是一直在读书、思考,反思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真正地对自我进行拷问。他开始意识到即便自己的主张再有道理,再符合客观实际,那也得大多数人拥护你,只有团结大多数人,才有可能成功。他本人经过这件事情,得到了锻炼,脾气改了许多,毛主席“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的思想应该就是这个时候形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对这段历史,毛主席亲口说过:“我想同志们中间可能也有多多少少受过冤枉受过委屈的。对于那些冤枉和委屈,对于那些不适当的处罚和错误的处置,比如把自己打成什么‘机会主义’、撤销自己的职务、调离自己的职务等等,可以有两种态度:一种态度是从此消极,很气愤,不满意;另一种态度是把它看作一种有益的教育,当作一种锻炼。”毫无疑问,毛主席亲身示范,采取了后一种态度,把自己受到的冤枉和委屈,当做自己人生的锻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面,毛主席亲自给中央写报告说:“我病已好,遵照中央指示,在前委工作。”同时,也承认自己工作方式和态度的不对,并且找出了错误的原因,表示要团结同志。再归来时,已经是王者,其后的古田会议,毛主席重新当选为前委书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毛主席后续的政治生涯中,他的处事手段更为成熟稳重,即使面对王明、博古的夺权,毛主席他又一次失去了在军队的领导权。但他已经做到云淡风轻了,他不再发脾气,不再愤怒,更不会意气用事,而是用一种更为积极乐观而又忍耐等待的态度面对,最终等到了遵义会议的到来,他以个人强大的战略眼光,带领我党走出一条绝处逢生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