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T&CHTV 文献精粹】

【CMT&CHTV 文献精粹】

导语:本文深入探讨了一种创新的冠状静脉收缩器治疗策略,为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通过对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揭示了该治疗手段在改善症状和提升生活质量方面的潜力,为心血管医学领域带来了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科学见解。

在心血管疾病领域,顽固性心绞痛一直是治疗上的难题。尽管药物治疗和介入手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有部分患者症状难以缓解,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4月,《The Lancet》发表了一篇题为《Coronary sinus reducer for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angina (ORBITA-COSMIC): a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的研究文章,分析了现有治疗方法的局限性,探索了一种新的治疗途径,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旨在评估冠状静脉收缩器(CSR)对顽固性心绞痛患者的疗效。研究共纳入61名患者,随机分配至CSR治疗组(25人)和安慰剂对照组(26人)。CSR组患者接受了冠状静脉收缩器植入手术,而对照组患者则接受了模拟手术。所有参与者和研究人员均对分组情况不知情,确保了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研究结果

心肌血流改善:CSR与安慰剂组的比较

在对顽固性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中,本研究的核心发现是冠状静脉收缩器(CSR)相较于安慰剂组,并未在心肌血流改善上显示出统计学上的显著优势。具体而言,在腺苷负荷心脏磁共振成像中,CSR组与安慰剂组在指定缺血区域的心肌血流改善差异为0.06 mL/min/g,95%可信区间(CrI)为-0.09至0.20,效益概率(Pr(Benefit))为78.8%,这一结果表明心肌血流的改善并未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心绞痛症状的显著改善

尽管在心肌血流的改善上未发现显著差异,但CSR治疗组在心绞痛症状的改善上表现出积极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CSR治疗组在6个月随访期间,患者报告的心绞痛日发作频率有显著降低,比值比(OR)为1.40,95% CrI为1.08至1.83,效益概率高达99.4%,这一发现证实了CSR在减轻患者心绞痛症状方面的潜在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主要结果 (A)分段的主要终点(应激MBF)的个体患者数据入学时指定缺血;(B)主要病人的个人资料症状终点(每日心绞痛发作),通过ORBITA报告智能手机症状应用;(C)每日心绞痛减少的优势比与安慰剂相比。

心肌灌注的重新分布:内皮层与外皮层血流比值改善

研究中另一个重要的观察是CSR可能促进了心肌灌注的重新分布。在缺血性心肌段中,CSR治疗组的内皮层到外皮层的心肌血流比值有所改善,差异为0.09,95% CrI为0.00至0.17,效益概率为98.2%。这一结果表明CSR可能通过改变心肌内部的血流动力学,从而对心绞痛症状产生积极影响。

治疗安全性:CSR治疗的不良事件分析

在安全性方面,CSR组出现了两例设备栓塞事件,但没有出现急性冠脉综合征事件或死亡。这一安全性数据为CSR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表明在短期随访期间,CSR治疗的风险可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不良事件

总结

本研究采用了严格的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的研究设计,确保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此外,研究不仅关注了CSR对心肌血流的直接影响,还深入探讨了其对心绞痛症状的改善效果,为顽固性心绞痛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尽管CSR并未在心肌血流改善上显示出优势,但其在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上的显著效果,为患者带来了实际的临床益处。这一发现强调了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除了关注生理指标的改善外,更应重视患者症状的缓解和生活质量的提升。随着心血管领域的不断发展,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创新的治疗方法,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参考文献:

Foley MJ, Rajkumar CA, Ahmed-Jushuf F, et al. Coronary sinus reducer for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angina (ORBITA-COSMIC): a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J]. Lancet. 2024 Apr 20;403(10436):1543-1553. doi: 10.1016/S0140-6736(24)00256-3.

编辑:薄荷

二审:清扬

三审:碧泉

排版: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