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陈姗 6月17日,景顺长城基金旗下纳指科技ETF因高溢价宣布开市停牌1小时。景顺长城基金称,该基金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明显高于基金份额参考净值,出现较大幅度溢价,提示投资者关注溢价风险。经济观察网注意到,该基金上一个交易日(6月14日)在二级市场的收盘价为1.657,收涨2.16%,溢价率超过15%。

同日,还有易方达标普信息科技LOF、易方达原油LOF也发布了溢价风险提示公告。易方达基金表示,上述两只基金的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明显高于基金份额净值,投资者如果高溢价买入,可能面临较大损失。

经济观察网注意到,今年以来,跨境ETF高溢价现象频繁出现,相关机构也频频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公告。

据记者粗略统计,年内基金市场发布相关溢价风险提示公告超过300次。仅6月份以来,景顺长城纳指科技ETF 7次停牌,并陆续发布8次溢价风险提示公告,易方达标普信息科技LOF月内发布10次溢价风险提示公告;而易方达原油LOF今年以来进行溢价风险提示更是超过50次。

为什么ETF会出现溢价?事实上,这和ETF的特点有关。ETF基金具有独特的交易模式,既可以在一级市场申赎,也可以在二级市场实时交易,由于定价方式不一样,同一只产品在两个市场所展现的“交易价格”会有所差异,这导致了ETF基金折溢价现象的出现。

近期出现明显溢价的产品主要是跨境ETF,对此,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副主任黄一驰向经济观察网分析称,QDII基金溢价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由于QDII基金存在外汇额度限制,当基金公司的外汇额度用尽时,会暂停场外申购,导致投资者只能通过场内交易购买,这种供需不平衡会推高基金的溢价率;另一方面,交易时间差、汇率波动等因素也会影响QDII基金的净值和交易价格,进而导致溢价或折价现象。

“ETF价格通常围绕净值波动,供需关系会影响价格,买得多、卖得少,价格可能就高于实时参考净值,就产生了溢价;相反的情况,卖得多、买得少,就会产生折价。”一位公募基金研究人士向经济观察网表示,ETF折溢价偏离度和持续时间在套利的机制下,幅度相对有限。但如果ETF在一级市场申购受限,那么这一套利机制的有效性可能会大大降低,高溢价短期难以消除。尤其是跟踪海外指数的ETF, 由于QDII额度的限制,套利难度大,相对容易发生折溢价大幅波动的情况。

今年以来,利率环境的变化带来全球配置机会,投资者买入跨境产品情绪高涨。同时,海外部分市场近期业绩表现突出,进一步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和资金追捧,溢价率随之攀升。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多只QDII基金规模增长强劲,易方达MSCI美国50ETF、南方东证指数ETF基金份额增长超过10倍,景顺长城纳指科技ETF、华泰柏瑞中韩半导体ETF、华安法国CAC40ETF等多只QDII基金份额年内已经翻番。

从收益表现来看,截至6月17日,景顺长城纳指科技ETF、易方达MSCI美国50ETF、国泰中证香港内地国有企业ETF、华夏纳斯达克100ETF、华夏中证香港内地国有企业ETF这5只QDII基金今年以来净值涨幅均超过20%。

排排网财富研究员卜益力表示,QDII基金的高溢价反映出投资者对海外投资的需求较高,但长期来看,市场价格与内在价值终会回归,高溢价的标的在市场转向或不及预期时,可能会产生较大的波动。此外,部分限购产品在基金公司放开申购后,套利资金的涌入也会使溢价率回落,因此,投资者需谨慎参与高溢价投资。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姗经济观察报记者

华东新闻中心记者
主要关注金融衍生品领域,重点报道期货、大宗商品、租赁、信托等市场动态。 新闻线索可联系邮箱:chenshan@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