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都很喜欢吃海鲜,鱼、虾、贝类。但夏天吃海鲜时一定要当心,有的人因为一条鱼,甚至差点导致截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健康时报图

清洗一条鱼被刺伤,差点截肢

6月14日,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分享了一个案例:一周前,付女士(化名)从菜场买了一条罗非鱼,清洗的时候左手不小心被鱼刺伤。对于常常烧鱼的她来说,这不算什么事,当时怎么疼也几乎没有出血,就没有在意。

可没想到,当天晚上,她的左手开始变得肿胀,疼痛让她根本无法安睡,还发起了高烧,体温直接冲上39.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图

付女士第二天一早马上到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就诊,立即被安排住院治疗,这时付女士的左手已经又红又肿,如馒头一般。检查结果显示,是可怕的创伤弧菌感染。医生表示,如果再晚一些就可能被截肢,甚至有生命危险。

所幸,由于付女士在感染的20小时内就送医并得到及时的治疗,她的病情仅仅局限于左手背感染,经过几天的治疗后,病情得到了基本控制,保住了左手,并顺利康复出院。①

医生:这是教科书级别的自救做法!

创伤弧菌毒性极强,伤口一旦感染往往导致脓毒症和肢体坏死、坏疽等,致死、致残率极高,是名副其实的“海洋中的无声杀手”。

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卜璋于介绍,创伤弧菌感染病情发展以小时计算,每隔1小时,患者的肢体肿胀都会出现明显进展。创伤弧菌感染的前期症状主要以局部皮肤的刺痛、麻木为主。随着时间发展,会进一步出现发热、寒战、皮肤肿胀明显加重,甚至血性大疱样皮损等症状。创伤弧菌感染48小时内死亡率会达到50%以上,如果超过72小时未接受有效治疗,则感染的死亡率将会趋近100%。

“付女士真的是很幸运,回头看看,她的救治过程几乎是教科书级别的。”卜璋于医生表示,首先,她被刺伤后马上用流水冲洗伤口,另外她及时就医。如果再拖晚一些,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感染一旦发生,及时就医非常重要。”卜璋于医生强调,一旦发生可能的被感染情况,应该在第一时间进行清洗,切忌用盐水清洗伤口,因为创伤弧菌是嗜盐性弧菌,盐水会加重感染情况。

最后,就是要保持高度警惕,如果进展较快,尽早就医。①

2岁男童因感染创伤弧菌截肢!

2024年4月,广东珠海2岁幼童轩轩(化名)感染创伤弧菌面临截肢的新闻引发人们关注。2岁的轩轩和奶奶去菜市场时接触了鱼,随后感染创伤弧菌住进ICU。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自@时间视频

据新京报5月29日报道,不幸的是轩轩足趾已截肢,后续将进行植皮。轩轩爸爸表示,“孩子右脚4根脚趾头被切掉了。4月事发时,鱼杀好装在袋子里,孩子提着袋子可能扎到了脚。回家后拿着鱼玩,手可能又摸了伤口。”后来,轩轩在ICU治疗12天后度过脓毒血症危险期。②

现在正是创伤弧菌感染高发季,

2个途径最易感染!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检验科主任杨永强在医院微信公众号刊文指出,创伤弧菌感染多在夏秋两季(5~10月),一方面夏秋季水温较高,适合生长繁殖;另一方面夏秋两季人们和海洋接触较多。

创伤弧菌常见的感染途径有2个:

(1)生食海鲜:生吃携带创伤弧菌的海产品,如腌制的螃蟹、牡蛎等容易成为传播载体。

(2)伤口接触:肢体破损创口接触带菌海水,或被带菌的海产品刺伤等都容易被感染。③

预防创伤弧菌,一定要做好这几点!

1. 处理海鲜时戴个手套

处理海鲜时也应戴手套,防止扎伤。手套也要尽量厚一点有一定防扎性,很多虾蟹的壳体尖锐,一般的一次性手套很容易划破。

尤其对于老人、孩子、孕妇及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等免疫力较弱的人群来说,尽量不要接触带刺的海鲜,如海胆、螃蟹、海虾等,以免被刺伤。

2. 海鲜要彻底煮熟再吃

千万不要生吃海鲜,鱼虾蟹贝等都要彻底煮熟,就可以杀死致病菌。

3. 手上有伤口别碰海鲜

如果你手上有伤口,就不要触碰海鲜了。一旦身上有破损或伤口,也尽量不要在海水中游玩。

4. 被海鲜扎伤及时处理

如果不小心被虾、蟹、鱼刺伤,应该将血挤出,然后用清水冲洗。如果出现疼痛、瘙痒、肿胀、腹泻或发热等症状,就必须马上到医院就诊。

此外,如果伤口被扎伤很深,简单处理后,最好再去医院进行处理。因为深深的伤口为细菌提供了厌氧的环境,很容易造成“破伤风杆菌”繁殖。

精选

文章

本文综合自:

①2024-06-14杭州市一医院《洗海鲜被刺,差点截肢!教科书级别做法原来是这样……》

②2024-05-30新京报《2岁幼童摸鱼感染进ICU,右脚4根脚趾截肢!警惕这种病菌——》

③2024-06-06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医检了然】喜欢吃海鲜的市民要注意,已经有人因为它而截肢!》

编辑:王楠

审稿: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