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平,最近桂平西山半山亭的征联活动正如火如荼中进行,作为对联高手和爱好者,威记闲来无事,也在翻看一下西山的对联欣赏,赫然发现有着“桂平西山第一楹联”的长联故事里,竟然藏有为人孙中山的宏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副对联如今被挂在桂平西山新山门,也是检票厅的“南天一阆”的柱子上:

上联:“苍梧偏东,邕宁偏南,桂林偏北,惟此地前列平原,后横峻岭,左黔右郁,汇交廿四江河,灵气集中枢,人挺英才天设险;”

下联:“洗石有庵,乳泉有亭,吏隐有洞,最妙处茶称老树,柳纪半青,文阁慈岩,掩映十八罗汉,游踪来绝顶,眼低层塔足凌云。”

这副对联的由来这里就不多说了,因为这个故事被人们已经不知道引用和编排多少次了。威记想说的是这副对联和孙中山的关系。

这副“西山第一楹联”写于公元1921年,当时孙中山由粤入桂,到南宁与陈炯明商议北伐之事,途经桂平,顺便一游桂平西山。在席间,由孔文轩出上联,而孙中山的秘书邹鲁对的下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在公元1922年,因陈炯明叛变,孙中山被迫退居上海,而在码头迎接他就是谭延闿。并且随后的几周里,前往孙中山的住所晤谈,两人相处“几无虚日,无话不谈”。

这期间,也说到这一副对联。于是思考数日之后,谭延闿做出了另一个下联:

吏隐志唐,罗丛志宋,断藤志明,迄满清龙腾紫水,凤起荆山,白马金田,散布万千兵甲,风流播数代,滩鸣铜鼓谷传声。”

从这副对联里,可以看出来谭延闿是做足了功课的,不但把和桂平还有西山有关的历史人文都考究透,同时还借在桂平发生的这些历史和人物来鼓励孙中山再接再厉,不要泄气,排除万难,重振志向。

因为这个时候的孙中山正是需要鼓励的时候!

不管这个下联是不是真的是谭延闿写的,总之,谭延闿是有这个实力的!因为他有科举状元的实力,也被誉为“民国书法四大家”之一,文学功底在那里放着。

不但如此,谭延闿还特意把家里珍藏已久的两方汉玉古印送给孙中山。两方汉玉古印分别镌有“鞠躬尽瘁”和“死而后已”字样。孙中山收下了有“鞠躬尽瘁”的一方,而把另一方送还谭延闿,并且写回信大概意思是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诸葛孔明对后主刘禅表明心迹的话。革命党人对革命、对人民鞠躬尽瘁,是应有的志趣;但前人未完成的革命任务,后死者应该不屈不挠,继续实行。应当以“死而不已”为己任,再接再厉,贯彻始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1923年,陈炯明被滇、桂、粤联军组成的讨贼军击败,孙中山准备回粤,谭延闿变卖家产房子筹资5万银洋,捐充党费,帮助孙中山。这足见他对孙中山的支持力度。

在孙中山回到广州后,电召谭延闿赴粤,任要职。孙中山也实现了谭延闿对联中的志向,“滩鸣铜鼓谷传声”,只可惜,壮志未酬,公元1925年,孙中山病逝。

而谭延闿对的这副对联的下联,也没有被扶正,只能作为坊间传说的备用下联而已。下联里的“志唐,志宋,志明,志清”,到最后隐喻的的“志民”,最终都没有实现,这冥冥中也是一种安排吧?

最后只留下一声叹息!

这里是广西,发现广西之美,感受广西之美!

我是威叔,用温暖的文字,讲述广西人文!谢谢阅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