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漯河市启动第一代美国白蛾飞机防控空中精准防治虫害 护航林业生态安全

网易河南6月18日报道(杨昆龙 郭勇睿 通讯员 刘全山)6月17日上午7时整,在漯河市临颍县高速公路旁的起降点,伴随着螺旋桨的轰鸣声,一架R44直升机平稳起飞,飞向远处京珠高速通道林,至此,漯河市2024年度飞机施药防治第一代美国白蛾虫害的防控工作正式启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白蛾是一种食性杂、繁殖量大、适应性强、传播途径广、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检疫害虫,树叶被蚕食光后使树木不能光合作用,影响树木正常生长,严重的整棵树就会死掉。漯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事务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说:“目前,正是美国白蛾等虫害的防控关键期,我们组织开展的这次飞机防治‘空中打击’,旨在有效控制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传播蔓延,保护我市林业生态资源安全。”

“本次飞机防治预计2-3天,采用空中超低量喷雾的方式,对全市京珠高速、宁洛高速、G107、G240、S241、S330等省级以上廊道及重点发生部位进行防治,防治面积达4万亩以上。所用机型为R44直升飞机,药剂为高效、低毒、低残留无公害药剂,只对昆虫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对人畜无毒、无害。”看着远去的飞机,这位负责人向记者详细介绍这次飞防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提升飞防工作质量、保障飞防安全,漯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事务服务中心在飞防前就采取不同形式对这次飞防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市、县林业部门通力协作,科学制定飞防方案,划定飞防路线,对飞防作业中需避让的区域(如养鱼池、养虾池、养蜂场、高大建筑物等)进行定位,绘制避让区域及飞防作业图,并对接各县区签订飞防承诺书,督导各县区发放飞防通告及特种养殖告知书,按要求统计上报蜜蜂、鱼塘、豆虫、虾蟹等特种养殖区域,确保不漏报、错报。同时,该中心还配合飞防公司选定药品存放点、飞机起降点及水车准备等工作事宜,严格监督药物配制,统计起飞架次、防控面积及用药量,监测喷洒效果,确保飞防工作安全、顺利完成。

“飞机防治具有施药范围广、精准度高、用药量少、防治速度快等优势,可针对美国白蛾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环境特点进行精准防治, 能够在短时期压低虫口密度,确保‘有虫不成灾’,极大提高防治效率。”漯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在对飞防称赞有加的同时表示,抓好飞防是精准防治美国白蛾等虫害的关键一步,各县区林业部门还将同步开展地面防治,对飞防相邻区域及避让区域、县级以上道路进行补充防治,对第一代美国白蛾防控实现全覆盖,并将及时组织开展防治效果调查,确保第一代美国白蛾防治效果,为全市生态安全提供保障。

据悉,漯河市从2008年开始实施飞防护林工作,至今已经持续了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