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网友爆料,南方医科大学发布一则查处通报中显示:今年5月10日《Pediatrics(小儿科)》课程上课前,授课的俞莉老师发现其科室的患儿病情危重,疑似脑出血,遂留下来紧急处理,导致未能及时赶到教室,上课迟到29分钟,最终被认定为教学差错,予以扣除当月奖金、全校通报批评以及取消年度考评评优评先资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俞老师上课迟到29分钟,这29分钟迟到,不应该受到惩处,反而应该受到奖励。假如俞老师为了上课不迟到,看到病人生命垂危,冷漠以待,这才是社会的悲哀,俞老师不害怕学校制度的惩处,坚决留下来救治,这样的举动让人肃然起敬。

所有企业制度最初的本心,就是“向善”,不管中外古今概莫能外。不管企业的质量制度、工艺制度或者人事制度,不管动机如何,不管条文如何制定,但底层逻辑以及其内在核心就是“向善”。如果一个单位的制度不是为了向善,把企业产品质量做好,把单位职工积极向上,让企业员工更有社会责任感,有担当,不管这样的制度如何完善,都是“恶源”,都应该受到社会谴责。

任何单位的制度执行,都是刚性的,但刚性的背后,不应该和制度底层的向善以及初心相悖,否则就会发生社会价值观颠倒与错乱的事情:警察为了准时上班,面对街上打架斗殴置之不理;交警为了准时上班,看到道路交通堵死,视若无睹;企业打工人员看到街头有人倒地为了上班不迟到,假装没有看见,如此等等,如果是这样,这样的制度尽管刚性管理到位,但却失去了管理制度的底层逻辑和基本内核-----“向善”。

对于南方医科大来说,老师考勤制度,底层逻辑以及内核上还是向善的,制度的本意是希望并约束老师能敬业,能够忠于职守,不无故旷课,迟到,认真传道受业,不能让求学者权益受到损害,学校制度是“善意”的,但医科大学处理俞老师这件事情上,对于俞老师迟到不分青红皂白的处理,人们发现制度解读或者执行,离开了“善意”,离开了“初心”。

医生的职业的初心是什么?无论

希波克拉底誓言还是

“救死扶伤、治病救人”这些大家公认的职业道德的核心就是遇到危重患者、须尽力赴救、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误抢救时机,令人遗憾的是南方医科大,对于学校管理制度的解读和执行,完全是一种冷漠背离初心的解读与执行。

南方医科大,应该对俞老师处理这件事进行反思和道歉,制度执行的僵化与背离让人心寒,这是对南方医科大校训的亵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