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8日上午,"巧同造化——中国古代科技文物精华展"在奉贤博物馆正式开幕。奉贤区委书记袁泉,奉贤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培荣,奉贤区政协主席陈勇章,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孙小兵,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查员游海洋,奉贤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王淳共同开启精彩展览。

仪式上,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上海市奉贤区文化和旅游局签约,奉贤博物馆与宝鸡周原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景德镇御窑博物院、福州市博物馆、扶风县博物馆、高台县博物馆签约,未来各方将在文博展览、文物保护及社会教育等多方面深入开展交流合作,推动文博事业更好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巧同造化——中国古代科技文物精华展"共展出来自全国30余家文博单位的124件/组展品。通过丰富的文物展示、交互式动态演绎、沉浸式Box空间体验等方式,分"天地造物"、"溯古撷珍"和"灿若星河"三个单元,带领现场观众穿越数千年的中华科技文明走廊,让大家在丝绸的华美婉约、青铜器的庄严浑厚、纸张的轻柔朴质、瓷器的光彩流转与建筑的巍峨奇巧中,感受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深邃与深厚。

据悉,展览期间将持续更新展品,数件"国宝级"珍贵文物先后来奉!其中最为令人期待的展品便是汉宫瑰宝、华夏第一灯——"长信宫灯",此宫灯因曾放置于窦太后(刘胜祖母)的长信宫内而得名,造型装饰轻巧华丽,设计巧妙,隐含环保黑科技。除此之外,来自故宫博物院的清乾隆皇帝的龙袍、宝鸡周原博物院的折觥也将在展览期间陆续亮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珍贵的文物展品之外,奉贤博物馆还为观众提供了多元丰富的社教活动和互动体验装置。观众可以在展厅亲手触摸数千年前的盘龙城遗址陶器碎片,想象商代先民制作陶器、刻画花纹的场景,用指尖的温度感受千年前水、火、土的交融;也可以参与"小小讲解员"、"妙手匠心"等不同体验活动,尝试深入了解展品背后故事,亲自动手还原古代匠人的神奇手艺;更可以通过"智·游"STEAM系列活动,接触到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微观世界探秘等科学项目。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方式,感受中华科技文明发展的灿烂辉煌,体会古代与现代科技交融碰撞的火花。

展览期间将引进115款文创产品,包括来自河北博物馆的长信宫灯系列(雪糕、棒棒糖、立体冰箱贴)、来自景德镇御窑博物馆的精美瓷器、以展品素三彩鸭形香薰为原型设计的岁岁鸭系列等。结合展览单元内容,引进故宫角楼、太和殿·蟠龙藻井、石拱桥等建筑模型、斗拱挂饰、非遗绒花、宋锦香囊、缂丝香囊等工艺制品供观众选购。

本次展览展期将从6月18日起持续至10月18日。

作者:薄小波

文:薄小波 编辑:张懿 责任编辑:戎兵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