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木槿花开的盛夏。木槿树和木槿花非常常见,在农村,它是作为常用的篱笆灌木存在,在城市,木槿树可耐干旱贫瘠,适应各种土质,而生长茂盛。所以从古到今,都是人们常见而喜爱的灌木和花树。尤其是它开花在盛夏,且树木的花期长达半年之久,给人愉悦养眼的审美感。

在先秦,木槿就作为仲夏五月的季节之花,因为面对夏至时节的骄阳,绚烂盛开而闻名。

到了唐朝,皇宫种植大量的木槿花树,有着“宫花”的美誉。

李商隐是晚唐著名的诗人,他流传下来的诗章不多,但几乎首首经典,被誉为晚唐诗作的高峰人物。那么他流传下来的诗中,以木槿花的专题描写最多有《槿花二首》《朱槿花二首》《槿花》,另外还有关于木槿的诗句散见于其他诗作。

可以知道,他是非常喜欢木槿和木槿花的。

木槿在唐朝,并不算世俗意义上的名花,因为有牡丹荷花。何以李商隐这么偏爱木槿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这是因为木槿有顽强的生命力,具有神话和传说的古老性。因为木槿在先秦就被称为舜华,显示它和古老的舜帝和舜时代有关联。而舜在后世被尊为神,舜华木槿也就作为夏季花神。当然这种小众的存在,格调很高,不是世俗意义上的五月花神。因为通常在农历五月,唐宋民间将芍药或者石榴列为花神。

二,是因为木槿花的花态,非常优美。单瓣的木槿花,呈喇叭状的盛开,颜色有粉色,紫色,白色,朱红,中间有柱状花蕊。且木槿花具有向光性,白天盛开,晚上闭合,花朵端庄优雅,色彩淡雅清新。在绿叶森森下看见花开,别有一种醇丽之美。

三,木槿花又称朝开暮落花。也往往让人青春的刹那美和哀愁。

四,当然是李商隐的感情阅历。这位多感的诗人,年少时,曾经学道,爱上了一位既是道姑又隶属宫廷的女子。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而正是对于身份背景的无法逾越和打破,使得他对于深囿道家和宫廷的女性,多有发自内心的仰慕和同情。仰慕她们心中有爱,同情她们无望的等待,心与青春同样煎熬,如同木槿花的盛开和凋谢。而这也恰恰是李商隐自身现实困顿和情困执着的写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燕体伤风力,鸡香积露文。

殷鲜一相杂,啼笑两难分。

月里宁无姊,云中亦有君。

三清与仙岛,何事亦离群。”唐 · 李商隐《槿花二首 其一》

像燕子一样轻盈的花朵,在风中摇曳,像丁香一样的芬芳,花朵上还积留着露珠和雨水的痕迹。

那鲜艳的朝花和憔悴的昨天的晚花并在一个枝头,在这样的细雨轻风中,你觉得她是在笑还是在哭呢?

木槿花是仙花,本来应该住在高高的天庭上,或者住在蓬莱仙岛上。因为木槿是太阳之花,本来应该住在离太阳升起最近的扶桑仙岛上,天天和月亮仙女,云中的仙神为伴啊。

是什么原因,她落在了人间,站在高高的枝头,如哭如笑,如欢如怨?

木槿花中朱红的又叫扶桑花,佛桑花,朱槿花。

这首诗巧妙描写了木槿花的身份。在先秦已经是仙花。

是降落人间的仙女。

她为什么来到人间,为什么具有笑容和悲伤两种同时的美呢?

那是因为,爱情和缘分。她的爱一定是在人间,为了等待爱情和心爱的人,她离开了天庭,变作了世上最繁茂长久,却也每天心碎一回的花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珠馆薰燃久,玉房梳扫馀。

烧兰才作烛,襞锦不成书。

本以亭亭远,翻嫌脉脉疏。

回头问残照,残照更空虚。”唐 · 李商隐《槿花二首 其二》

这是写的黄昏的木槿花。

单朵的木槿花,生命周期很短,早上开放,到了黄昏闭合,到了第二天晚上,则凋谢了。

而单瓣的木槿花,往往紫色粉色的多。

到了下午,斜阳照在木槿花上,度上了一层圣洁的光。

而中间矗立的花蕊,如同一根蜡烛,缓缓释放着香气。

花瓣则是铺展的紫色粉色的宣纸,这是要写下什么吧,然而终究没有写下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木槿花像一个在绿窗前相思惆怅的美女,对着无限的夕阳,无声无息。

因为她所爱的人,在远方,在黄昏之时,没有归来,剩下她最后的美,在落落夕阳里。

他会回来吗?她是这样问着太阳,但是太阳不回答,黄昏近了,她将在夜色里隐去。

无声的花落,是她的悲伤吧。

作为道观和宫廷的女子,生命并非自由的,而唯一的自由,就是心情和等待。

也许明明知道,没有结果,甚至所爱的人,永远都不会归来,不会见面,但是那种在夕阳下的盛装之美,仍旧是心有所爱的展现。哪怕这孤独的燃烧后,是凋零。

但是生命是如此啊,她们的生命如此,李商隐的生命同样如此。

花谢花会再开,因为第二天,一树木槿花又会重复昨天的故事,等待,凋零,然后重生,又等待直到海枯石烂,地老天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历代最美的木槿花诗,就是李商隐这两首木槿诗。

拟人化写出了木槿花的优美,生生不息的开放,以及生命过程中的绝望与坚守。

是爱,是人生,是人生中关于感情的最好注释。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夕阳流水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