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胡艳明 6月18日,由经济观察报主办的“新价值 新动力2023—2024年度受尊敬企业年会”在北京举行。在论坛上,北京银行副行长戴炜发表了题为《践行ESG理念 推动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演讲。

谈及本次论坛的主题——“最受尊敬的企业”,戴炜表示,“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说过:判断一个企业是不是好企业,除了经济维度,还需要有一个社会维度。社会维度是有关企业存亡的一个重要指标,企业是社会和经济的产物。由此可见,受人尊敬的企业应该是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双重驱动的企业。而在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浪潮下,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更加意识到“经济效益最大化”并非好企业的唯一内涵。

戴炜认为,中国的企业一直在转型的道路上,变中寻机,砥砺前行,聚焦新环境下的发展契机并面对挑战。尤其在当前社会,绿色金融和ESG投资渐趋成熟并且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内国际发展高地,企业面临着广阔的ESG转型新机遇,加速ESG转型也因此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样,可持续发展和ESG转型也为银行的战略导向、组织管理、业务推动等各个方面增加了新的维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打法,可持续金融代表着银行发展的未来。

在演讲中,戴炜就银行业践行ESG理念、推动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愿景等话题与现场嘉宾进行交流,并结合北京银行的实践进行分析、提出见解。

在演讲伊始,戴炜讲述了银行业进行ESG转型的重要性。戴炜表示,ESG转型符合国家战略和金融监管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满足了社会公众对企业愿景的诉求,是银行业自身价值创造和风险控制的内在需求。

戴炜提出,首先,ESG转型符合国家战略和金融监管内在要求。近年来,国家推出一系列政策,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并稳步推进我国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建设。戴炜表示,中国ESG发展逐步融入国际ESG蓬勃发展的潮流中,实现高质量发展,ESG是必答题。ESG转型满足社会公众对企业愿景的诉求。当前,不少银行已经开始定期披露年度ESG报告。北京银行也已经连续三年披露ESG报告,并把ESG理念深度融入全行发展战略,将原“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更名为“董事会战略及社会责任(ESG)委员会”,在ESG转型和披露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最后,戴炜谈到,ESG转型是银行业自身价值创造和风险控制的内在需求。践行ESG理念,不仅可以提升ESG商誉,还有助于增强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帮助创造长期利润。

从银行业的角度出发,戴炜表示,北京银行将致力于打造ESG投研体系,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普惠金融领域倾斜。力争从“产融一体发展可持续金融”的维度,深度解读可持续发展目标对金融行业未来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争当银行业ESG投融资的先行者。

一是紧跟政策部署,探索ESG发展“新路径”。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紧密围绕服务首都全面低碳转型的战略方向,将绿色理念融入发展战略、政策制度、管理流程、金融服务等各环节,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和资源倾斜,提升绿色金融发展质效;提升绿色金融业务精细化管理水平,结合专业机构“双碳”研究成果,更加科学化制定投融资分地区增长目标;加快制定并落实北京银行ESG三年行动计划,探索“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绿色金融发展路径,搭建契合国家绿色发展需求、绿色北京建设需要的绿色金融平台。

二是注重市场参与,抢占ESG市场“新高地”。北京银行将加码ESG行业深度研究,甄选优质产业机会,打造银行业领先品牌。在此基础上,北京银行将ESG因素全面融入企业客户评价体系,加码价值型企业的发掘培育,深挖结构性产业投资机会,将更多营销和服务资源向ESG领先企业倾斜,在持续优化客户结构的同时,带动更多环境和社会效益增长,实现从关注短期热点到深耕长期趋势的迈进,从短期价值增值到长期价值创造的飞跃。

三是强化数字赋能,搭建ESG体系“生态网”。北京银行将以“一个银行、一体数据、一体平台”理念为指引,提升ESG项目精细化管理能力,建设与ESG相适配的“数据基础设施”,筑牢绿色金融的数字底座,推动ESG转型与数字化转型的深度融合。持续推动绿色金融管理系统建设,运用敏捷高效、体验极致的数字技术工具,促进绿色识别精准化和绿色评级智能化;推动建立北京银行企业碳账户系统,为北京银行碳金融产品开发提供底层数据支撑,做好绿色低碳领域优质项目储备,提升北京银行碳金融业务规模和市场竞争力。

四是专注创新研发,打开ESG产品服务“新空间”。ESG理念的蓬勃兴起,带动了ESG主题金融产品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北京银行将链接多层次资本市场,聚焦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普惠小微等重点领域,挖掘优质企业,打造ESG系列金融服务的行业标杆。构建北京银行特色ESG解决方案,并打造多款ESG主题金融产品,发布基于可量化环境效益及ESG评价结果的碳账户挂钩贷款产品“京行碳e贷”,以金融产品创新活跃碳交易市场;发布“碳惠融”绿色金融综合服务方案,积极融入低碳建设新格局,让企业客户在碳减排这一目标上,形成更强大的合力和共同目标感,将ESG打造成未来企业客户核心竞争力的全新落脚点。

五是深化风险管理,筑牢ESG风险“防火墙”。银行进军ESG这一相对新颖的领域,同样也将面对各类风险,例如环境气候风险、企业合规风险、技术转型风险等。这就要求银行在充分了解客户的基础上,将ESG风险与信用风险等风险类型进一步整合。另一方面,ESG风险也可以视同为信用风险前置指标。因此,北京银行将不断强化ESG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把ESG纳入信贷全流程,制定分行业的差异化风险管理策略;持续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为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制定、气候风险投融资提供重要依据;搭建ESG风险管理的长期战略框架,实现ESG风险管理的系统化、制度化,稳步驶入ESG投融资的快车道。

ESG生态体系建设需要银行联合政府部门、专业机构、投资者、企业等,从各个层面拓宽ESG应用场景。戴炜表示,北京银行将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可持续发展新时代,打造绿色金融行业标杆,展现负责任银行形象。

戴炜介绍,北京银行着眼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签署《负责任银行原则》,成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组织成员,为推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中国金融力量;与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设立双碳与金融研究中心;积极发挥平台撬动作用,与通州区政府签署绿色金融全面合作协议,助推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与北京绿色交易所签署深化绿色金融业务合作协议,合力支持首都绿色发展和绿色金融国际中心建设;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签署合作备忘录,持续加强在绿色市场与前沿的探索,为绿色金融服务再添新翼。

同时,戴炜表示,北京银行致力于打造综合化金融服务体系,围绕ESG生态圈优化金融综合服务方案。北京银行正在打造组合金融服务模式,通过政府服务、商行服务、投行服务和公司服务、消费者服务的有效链接和高效联动,延伸可持续金融服务半径,为可持续发展企业搭建综合化、一体化的金融服务体系,为绿色技术创新构建专业化、精细化的融资支持路径,为国内ESG生态圈建设贡献更高质量、更加坚实的金融力量。

展望未来,戴炜表示,北京银行将持续加强与优质机构的深度合作,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打造产学研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开放共赢的生态圈,促进更多高质量的ESG与绿色金融研究成果落地,激发更多高水平的ESG合作范式释放动能,构建“融资+融智”一体化客户服务,推动可持续发展合作不断向更宽领域、更高水平发展,汇聚业务与研究的价值共识,共谱绿色合作新篇章。

“谋定未来,笃信前行,顺应时代之变,方能履践致远。”戴炜表示,北京银行愿与各方一道,深度践行ESG理念,推动金融可持续发展,打造创造价值、服务城市的生态银行;通过更加便捷、更有温度的金融服务,聚焦新价值、新动力,助力“受尊重企业”从“新绿”到“长青”,为新时代首都绿色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艳明经济观察报记者

金融机构新闻部记者
主要关注上市公司、证券、银行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