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朱成祥 每经编辑:董兴生

6月18日,国内CIS(图像传感器)头部企业思特威(SH688213,股价49.13元,市值197亿元)召开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思特威是国内第一大安防CIS厂商,近年来也积极进军手机CIS、汽车CIS领域。

2023年,思特威约六成业务为安防CIS,三成业务为手机CIS。对于未来手机CIS是否会成为公司战略重点,公司董秘孟亚文表示:“手机CIS未来将成为公司第一大业务。”

将拓展手机CIS业务

根据2023年年报,思特威智慧安防行业收入为16.7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41%,占主营收入的比例为58.49%;智能手机CIS产品全年实现营收8.9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0.40%,占主营收入的比例为31.21%。

思特威已是安防CIS领域龙头,却是手机CIS领域新军。根据YOLE数据,2022年,全球CIS市场规模约213亿美元,其中安防市场占比6%,市场规模约12.41亿美元。

另据TSR统计,2020年及2021年,思特威均位列全球安防CIS出货第一位,2022年,公司继续以33.3%的市占率蝉联安防CIS市场全球出货量第一。

孟亚文表示:“(公司创业之初),从安防客户做起。等到2020年左右,开始转战手机、智能汽车。手机CIS,从200万像素到1300万像素,一下子进入大量安卓客户,包括三星、小米等。到2023年,公司开始给大客户供应高阶(手机CIS)产品。”

从市场规模看,安防CIS市场仅占6%,而2022年手机CIS市场规模为134.52亿美元,占比达64%。因此,智能手机CIS领域也是各大CIS厂商业务布局的重要领域。

目前,国际手机CIS龙头主要是索尼和三星,国内手机CIS厂商主要是韦尔股份(因收购豪威)和格科微。

孟亚文表示:“每一个公司都有自己的特点,思特威的突出优势是在研发效率上。此前,三星就做了大分辨率、小pixel(像素)这种路径,我们没有走这条路,从而节约了大量研发投入。目前,这条路径已经被验证,不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道路。”

其补充表示:“思特威和索尼,是唯二两家选择大底路线的公司。我们现在量产产品当中,最高的是1/1.28英寸、1.2um,未来还会做1英寸大底、1.6um的产品。”

2024年一季度,思特威实现营收8.37亿元,同比增长84.31%。对此,思特威表示,在智慧安防领域,受市场回暖以及公司迭代产品性能和竞争力提升的影响,产品销量上升,带来销售收入增加;在智能手机领域,公司应用于旗舰手机主摄、广角、长焦镜头的XS系列高阶5000万像素产品出货上升,受此影响,公司智能手机领域营收显著增长,同时与客户的合作全面加深,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在智能手机领域,公司已成功开辟出第二条增长曲线。

与供应链紧密合作

2023年,思特威与供应链战略伙伴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合作规模显著增长,生产工艺日趋成熟,从而进一步提升产品良率,成本优化效果突出,推动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逐季改善。

2024年一季度,思特威存货余额增加24.93%。上市公司解释称,公司高阶5000万像素产品的预期出货进一步增长,为满足客户需求,主动备货该类产品,因此存货余额有所增长。

对于供应链厂商主要有哪些的提问,孟亚文表示:“公司高阶产品基本上都在台积电流片,中低阶产品在合肥晶合,还有一些三星的流片。目前公司是全球布局,因为台积电有最领先的工艺水平,所以高阶手机CIS在他们那边。国内方面,思特威也积极与晶合合作,比如BSI(背照式)。现在,公司与晶合共同克服了技术难题,已经实现量产。(2024年)下半年,BSI、5000万像素也会有它(晶合)的流片。”

根据晶合集成招股书,2022年,思特威及其关联方为公司第三大客户,销售收入为11.06亿元,占营收比例为11.00%。

另据思特威2022年年报,该年度上市公司营业成本为19.33亿元。CMOS图像传感器领域,晶圆制造成本为14.95亿元。若照此计算,思特威晶圆代工领域主要合作伙伴便是晶合集成。

孟亚文表示:“去年,它们(晶合)达到(思特威)要求之后,公司就把中低阶手机CIS和安防业务,大部分都放到晶合去了。”

封面图片来源:公司官网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