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锋

据报道,近期一些不同于家用灭火器的新型灭火器材在网上流行起来。这些“灭火宝”“灭火球”“灭火花瓶”造型奇特,有些甚至可以充当家居饰品。在电商平台上,这类网红灭火器价格多在几十元到一百元之间。根据商品详情页介绍,这类产品能用于扑救四到五种火灾,其优势在于造型好看、节省面积、使用方法简单等。在买家留言区,不少消费者称其“比干粉灭火器方便”。

造型新颖、外表美观、操作简便的网红灭火器在网上卖得很火,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然而,专业消防员的试验却给消费者泼了一盆冷水——在真实的消防场景中,网红灭火器的灭火效果普遍不理想,有的网红灭火器还会产生安全隐患。

网红灭火器中看不中用,逃不过消防员的“火眼金睛”,架不住“火”炼。既会在消费层面因质量不合格、欺诈等对消费者权益造成侵害,也很可能给消费者带来间接的危险和损失。当消费者给予网红灭火器足够的消防效果信任,把家庭灭火的“重担”都压在了网红灭火器身上;而网红灭火器在灭火的关键时刻掉了链子,很可能导致错过最佳灭火期,难以控制火情,致使消费者损失扩大和安全风险增加。

灭火器属于强制性认证产品,应取得“3C”认证。但网红灭火器大都没有“3C”认证标志,相关企业和电商店铺给出的解释是:“灭火宝”“灭火球”“灭火花瓶”等新型产品不属于传统的灭火器,不需要取得“3C”认证。显然,这是一种打监管擦边球的思维,根本不符合对灭火器产品的监管逻辑。

另有一些网红灭火器是黑作坊产品、三无产品、假冒伪劣产品,质量和功能更是难以保障。而商家的虚假、夸大宣传又给网红灭火器浇了营销的“油”,欺骗误导了消费者,对网红灭火器在市场上尤其是电商平台上大行其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灭火器产品可以创新,可以有爆款,可以成为“网红产品”。网红灭火器的创新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消防选择,而网红灭火器受到消费者的追捧,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消费者消防理念的进步和安全意识的提升。但网红灭火器不能是摆设,必须有灭火的真本领,网红灭火器灭火不能靠花里胡哨的外表,不能靠流量,还得靠过硬的质量。

针对市场上的网红灭火器乱象,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应联合相关行业协会、消协、电商平台等进行治理,进一步完善对灭火器产品的监管规则和标准。应把所有类型的灭火器产品都纳入“3C”强制认证范围,堵住监管漏洞,消除监管模糊地带,不给商家打监管擦边球的空间。应加强线上线下巡查,扩大对灭火器产品的抽检范围,提升抽检频次,全面查处假冒伪劣产品、未取得“3C”认证的产品,严厉打击虚假宣传行为,打掉只靠流量吃饭的网红灭火器的产销链条,让生产经营者付出必要的法律代价和失信代价,以灭掉网红灭火器的市场“虚火”。

电商平台也应承担好主体管理责任,对销售灭火器产品的商家资质严格把关,对商家的营销行为强化监督。如发现灭火器产品存有假冒伪劣或标志不全等问题,存有人身、财产等安全隐患,或发现商家有虚假夸大宣传等问题,即采取取消推荐、限制流量、封限账号、下架商品等措施,并报告监管部门。

消费者在购买灭火器产品时,也应摒弃盲目跟风和追网红意识。要多长个心眼,擦亮眼睛,选择资质齐全、信誉较好的正规商家,选择具有“3C”认证标志和型式检验报告的产品,不给网红灭火器交“智商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