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24年6月16日,科普中国发布了一则消息,消息中称有一位巴西的生物学家若昂·米格尔·阿尔维斯-努内斯(João Miguel Alves-Nunes)为了能弄清楚蛇什么时候会咬人,自己上阵测试,踩了116条毒蛇40000多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蛇一般情况下不会主动攻击人,但有时也存在“二般情况”,比如人并没有碰到它甚至没有注意到它的时候,它突然就会冲上来给人“来一口”。

其实为什么蛇在一些时候会莫名其妙咬人,专家们一直没有弄明白,比如同一个品种的蛇有些会咬人,有些就不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们爱不爱咬人和性别与年龄有没有关系、和所在的环境或者温度又有没有关系,这似乎都是研究起来比较头疼的问题。

而每年全球大概有500万人会被蛇咬伤,其中严重的10万人可能会命殒蛇口,还有数不清的人因为被毒蛇咬伤而成为残疾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如果我们能知道什么样的蛇或者蛇在什么情况下攻击性会更大一些,自然就意味着这类事件发生的概率会小一些。所以阿尔维斯-努内斯的实验可以说是造福人类的研究。

但经常和这些毒物打交道,难免自己也会“挨上一口”,而阿尔维斯-努内斯被毒蛇咬了之后才发现,自己不仅对蛇毒过敏,还对“救命药”抗蛇毒血清过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被蛇咬了还不算可怕的,对蛇毒过敏才是最可怕的,因为蛇毒随着血液循环到各处才会起作用,它“凝血”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范围内注射蛇毒血清是有很大几率可以救回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过敏就不一样了,过敏物质进入血液之后,会引起免疫系统的瞬间过激反应,严重的话,人们会出现呼吸系统运转失灵的情况,很快人就会窒息,血液循环系统也会衰竭。

这种过程有可能十分突然,只需要几分钟人就可能因为器官功能衰竭或者休克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对蛇毒过敏的人一旦被咬,出现重症并死亡的情况一般都用不到10分钟,所以这是十分危险的。

那么阿尔维斯-努内斯研究蛇究竟得出了什么结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蛇毒过敏的他能不能幸运地逃过一劫呢?

«—【·辛苦的研究·】—»

阿尔维斯-努内斯之所以想要研究蛇什么时候会咬人,和巴西每年有数万人被蛇咬伤的事情有很大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西大部分地区都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湿热,这个温度对蛇来说是再好不过的,如果冬季气温没有比较剧烈的变化,它们甚至不用冬眠。

所以在巴西生活着很多种蛇,除了体型巨大的蟒蛇之外,还有很多体型比较小的毒蛇也将这个地方当作自己的“天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能向巴西的人们科普蛇什么时候会咬人,阿尔维斯-努内斯带领自己的团队开始了“踩蛇”的实验。

阿尔维斯-努内斯所在的布坦唐研究所之前就曾经以研究各种“毒物”出名,除了毒蛇之外,各种蝎子、蜘蛛等都是研究所的“常客”,他们通过研究这些毒液甚至做出了很多种药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验就是后盾,阿尔维斯-努内斯坚信自己这次的研究也将圆满结束,所以团队里的人选择了116条不同性别和年纪的具窍蝮蛇开始了实验。

具窍蝮蛇是一种口含剧毒的毒蛇,在巴西非常常见,拥有一对硕大的毒牙,平时也就吃一些小老鼠之类的小型哺乳动物,人类不在它的食谱上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只找了一个面积2平方米的场地作为试验场地,然后阿尔维斯-努内斯穿上了一双超过膝盖的防护靴子,靴子外面还裹着塑料泡沫。

让这些具窍蝮蛇适应了15分钟这周围的环境之后,阿尔维斯-努内斯开始挑战它们的耐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要实验的就是非接触刺激。

阿尔维斯-努内斯需要在距离蛇5厘米的地方随意踩,但不能踩到蛇。

这一安排是为了测试蛇在没有受到实质性伤害的时候会做何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事实证明,确实有一些具窍蝮蛇出现了咬人的反应。

再者,接触性的刺激也得尝试,这项实验中阿尔维斯-努内斯得随机踩在蛇身上的不同部位,没隔3秒钟就踩一次,每个部位要踩10次,就这样,阿尔维斯-努内斯共踩了毒蛇40480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他们发现踩中蛇的不同部位蛇的反应也不大相同,而且是否受到刺激还跟它的体型有很大的关系。

那么蛇究竟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咬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情况下蛇会咬人·】—»

首先,“年轻”的蛇比“年老”的蛇更容易“应激”,攻击性比较强,特别是新生的小蛇,它们咬人的概率要比其他年龄段的蛇高很多。

特别是被踩到之后,新生蛇咬人的概率是成年蛇的2.17倍左右,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年纪轻的小蛇不如年纪大的蛇有安全感的缘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性别上来说,雌性蛇比雄性蛇更容易咬人,体型越小的蛇咬人的概率越高。

从踩踏的部位来说,踩蛇的脑袋受到攻击的概率比踩到其他地方要高很多,大概是44%的概率,而如果踩到它的身体的其他位置被咬的概率只有20%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研究团队还发现,温度的变化和蛇咬人的概率息息相关,比如雌性蛇的体温越高就越“喜欢”咬人。

雌蛇在上午的时候攻击性比较强,随着时间的推移攻击性会逐渐减弱,而雄性蛇刚好相反,上午的攻击性比雌蛇要弱一些,随着一天中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这些结论总结出来的规律,人们就能推断出整个巴西什么区域蛇咬伤的几率更高一些,而他们的推断出来的规律也和以往这些地区的蛇咬伤数据契合。

最后,阿尔维斯-努内斯的团队指出,随着气候的变化,人们应该将毒蛇咬伤这种事故纳入日常管理范畴,在天气比较热的时候人们应该避免在温度很高、有蛇的地方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数据将给相关工作人员的某些管理提供支持。

阿尔维斯-努内斯得出了这一系列结论之后,还想验证这个结论应用在其他蛇身上是否适合,于是就找来一条响尾蛇做实验,结果响尾蛇直接咬穿了他安装在靴子外面的塑料泡沫,咬到了他的腿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尔维斯-努内斯赶紧注射了蛇毒血清,谁知道他发现自己同时对蛇毒和蛇毒血清过敏!

这可不是一个好的信号,于是阿尔维斯-努内斯被送到了医院,幸好比较及时,半个月之后他终于恢复了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的经历让他有了新的研究课题:那就是研究不同种类蛇的咬合力差异。

但这次他没法再亲自上阵了,因为过敏这个情况比中毒严重多了,一不小心阿尔维斯-努内斯就会丢掉小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他的团队成员们也非常勇敢,代替了阿尔维斯-努内斯继续完成与毒蛇接触的实验,而此刻的阿尔维斯-努内斯只需要在旁边记录一些实验数据就可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提醒一下:千万不要自己尝试进行这种研究!阿尔维斯-努内斯在实验的过程中只是轻轻踩蛇,并没有伤害到它们,不是专业人员不可以随意踩踏蛇类,谨防被咬!)

参考:

中国新闻网《世卫组织:全球每年500万人被蛇咬 10万人丧生 》2010-5-5
  • https://www.chinanews.com/gj/gj-xxsh/news/2010/05-05/2263063.shtml
  • 科普中国《他踩了 4 万次毒蛇,终于知道了蛇什么时候会咬人》2024-6-16
  • https://mp.weixin.qq.com/s/WfRteTJTN8wBUNl-IiUL2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