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老人说过,以前出趟远门必须遵循的三个原则,那就是“放响屁,穿旧鞋,坐慢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趟门为什么会有这么奇葩的要求,为什么要“放响屁,穿旧鞋,做慢车”呢?这些看似违背常理的要求,实际上都蕴含着很多的大道理,今天我们就逐条分析一下从前人们出远门为什么会有那么奇葩的要求。

首先出门为什么要“放响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前交通不像现在那么发达,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的,交通工具就更落后了,路程近点的基本就是靠双腿,远一点的就坐车,车也不是现在的机动车,主要就是马车,牛车等,如果想再快点,就骑马,骑马在古代应该算是比较快的赶路方式了。但即便如此从前出一趟门,快的也需要三五天,路途远点的,十几天月余的路程是常有的事,那么长的时间,这期间的饮食起居,身体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穷家富路”说的就是这么个理,在家吃的寒酸点没啥,出门一定要吃好,最起码得吃饱,这样才能保证有力气赶路,路途中身体不生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放响屁”虽然语言有些欠斯文,但也是从身体健康的角度来考量的,屁是身体产生的废气,放屁其实就是身体往外排废气的过程。如果出门在外,感觉有屁,为了颜面忍住不放,时间一长肯定就会憋出疾病,以当时的医疗条件搞不好因此丢了性命也不是没有可能。所以民间还有“有屁就放,心情舒畅。没屁硬挤,锻炼身体。有屁不放,憋坏内脏”的说法。总而言之,出门在外之所以“放响屁”,其实就是告诫人们身在旅途,不要为了所谓的颜面,委屈了自己丢掉了健康,没了健康最终倒霉受罪的还是自己。

第二出门为什么要“穿旧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门“穿旧鞋”看似有悖常理,谁家走亲戚看朋友不是穿的光鲜亮丽,都想给别人留下一个比较好的印象,谁愿意穿的破破烂烂的给别人留下一个穷酸的模样呢。

然而有个常识想必大家都知道,那就是“新鞋磨脚,旧鞋舒服”。从前人们出个门,不像现在火车汽车飞机一坐,分分钟就到达了目的地。很多时候走亲访友来回路程就要耗费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有的甚至需要耗费一月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很多老百姓置办不起牛马车,出门全靠两条腿。这时候穿旧鞋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旧鞋更合脚,更适合步行出门。穿新鞋出门,很有可能目的地没到,自己的脚丫子已经被新鞋磨出了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这个原因外,“穿旧鞋”还有个引申义,就是衣着寒酸的样子。这种寒酸的装束在从前出远门的旅途上,可以躲过很多强盗,劫匪,绿林小贼,因为这些人的目标是那些衣着华贵,出手阔绰的有钱人,所以出远门时“穿旧鞋”不仅仅是为了舒服,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藏富”,这样就避免了被偷盗和被抢劫的风险。

最后出门为什么要坐慢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前所谓的快车和慢车之分,也就是马车和牛车的区别。作为交通工具马匹要比牛快的多,但是价格也比牛高的多,所以出门坐马车的一般都是有钱人,其实之所以出门要坐慢车的原因,还是为了“藏富”,避免被偷或者被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除了这个原因外,出门做慢车也是为了稳妥。从前一趟远门最快也得好几天,如果坐快车贪图一时之快,错过了投宿旅馆,置身于荒山野岭之中,不但有可能成为虎狼的口中食,更大的可能是会被出没于荒野山林中的强盗洗劫一空。

由此可见,出远门在从前之所以要“放响屁,穿旧鞋,做慢车”都是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之谈,完全经得起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