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将工厂搬进校区 学生50%课题来自企业一线

中工网讯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吴铎思 通讯员马安妮 )近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举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留疆毕业生出征仪式,又一批青年学子扎根新疆。从书本到实践,企业教师一直贯穿学校教学始终,为学生留在新疆建功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自2020年至今,该校区已有1200余名学生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由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指导完成,来自企业一线的课题占全校总课题比例近50%。

自建校以来,该校构建政企校协同育人模式,与克拉玛依市政府、驻地企业共同签署了《共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框架协议》,形成了“校区主导、企业参与、政府推进”的协同育人机制,打通企业参与校内人才培养通道,聘请了百余名企业教师,与学校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程实践项目开发、毕业设计(论文)研究等,使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地方的真实需求高度契合。

该校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每学年,企业教师参与理论课授课近30门次,授课时长近900学时。同时,学校每年都会向企业征集毕业设计(论文)课题、选聘企业指导教师,特别是工科专业的选题大部分来自行业一线。

“对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到企业中做毕业设计、写论文,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明确未来职业发展方向。”该校教务部负责人说。

面对能源领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需要,该校设置了数智油气现代产业学院,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建设“数智+油气”专业方向群,构建“宽基础、重实践、强创新”课程体系,支撑能源产业转型发展。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