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球后觉醒,用流量最大的方式,靠着对手连续送大礼实现逆转。孔塞桑则化身超级替补,拯救了葡萄牙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之所以葡萄牙这一把好牌,却没有踢出令人满意的比赛内容,这一切都要拜马丁内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所赐。

在比利时队基本上就常年抱着一套343打天下,马丁内斯接手葡萄牙之后,同样把球队的阵型改成了343。考虑到葡萄牙最近几年中后卫/边翼卫的储备还算丰富,他们踢343也不是不行。但是排兵布阵的时候,马丁内斯看到眼前这把牌,总是想着既要又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既想要坎塞洛、达洛特的传中给C罗输送炮弹,又想要门德斯的回追和冲击力,那怎么办呢?在俱乐部主打边后卫的门德斯,在葡萄牙踢起了3中卫的盯人中卫。

维蒂尼亚、B席、B费这几个能传威胁球的中场,他一个也不愿舍弃。

按照马丁内斯的的战术设想,他显然希望看到B费、B席、维蒂尼亚们能把球给导起来,哥几个轮番给前面的C罗输送炮弹。

但怎么踢跟怎么想,终究还不太一样。

首先B费、B席、维蒂尼亚、坎塞洛都习惯把球控在脚下。在马丁内斯“烧脑”的思想主义之下,一个球根本不够分。这就导致上半场B费是经常拿球,但B席长时间看不到人。下半场B席开始经常拿球了,而B费只能摊手了。至于坎塞洛呢?他要么在边上站着,要么在摊手,回防也不积极,仿佛攻防两端跟他都没什么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大家都想在外围接球、控球,谁负责后插上呢?在葡萄牙队进行战术调整之前,禁区里就C罗一个点。捷克人的针对性布置也很明确,5后卫往中路堆人,只要不让C罗抢到点,他们的球门就不会受到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看起来这场比赛,C罗射门是不少,但是在换人之前,除了那个有越位嫌疑的单刀,其他C罗的打门根本就不是什么好机会,很多纯粹是他自己抢出来的。

场上三个边后卫,一群技术型中场,不仅没有给C罗输送足够多的炮弹,畸形配置所带来的另外一层连锁反应便是,帕利尼亚这种能干脏活的兽腰在替补席上枯坐90分钟;面对捷克人次数不算多的转换,维蒂尼亚和B费起不到任何拦截作用,频频把41岁的老佩佩制于威胁之中;一旦捷克攻上去,禁区前也相当于真空地带,他们率先被捷克人攻破了球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丢球之后,马丁内斯才逐渐醒了过来;相较于糟糕的赛前准备工作,马丁内斯临场调的还不错。若塔登场和门德斯的前提,让葡萄牙的前场有了更多的包抄点,捷克原本还算稳固的中路防守,开始出现了明显的松动,门德斯的头球制造混乱,迫使对手送上乌龙大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禁区里抢点人数增加,所带来的另一重连锁反应便是,即便C罗第一下头球砸在了立柱上,若塔也可以门前捡漏破门(只可惜C罗先越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尝到了甜头的马丁内斯,在最后时刻继续往对方禁区加人;在小孔赛桑打门的时候,葡萄牙队在对方禁区里已经有4到5名球员,捷克的防线在重压下终于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强调传控却是采取了一种相对简单直接的方式实现了逆转,可以说三分是马丁内斯想要的,但这种胜利的方式,并不是马丁内斯希望看到的,他想要的那套东西根本没体现出来。

葡萄牙下一场会改变战术打法么?当坚持树立以C罗为核心的马丁内斯,看到若塔登场门前增加包抄点,反而起到了解放C罗的战术价值,下一场C罗的身边,理应不会再那么孤单。

但对于马丁内斯来说,摆在他面前最大的难点其实是——B费怎么办,是他该不该继续坚持复杂的足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不能说B费不是个好球员,但是以B费为中场核心打的球队,注定踢不了复杂的足球!

而马丁内斯又偏偏是个想要踢复杂足球的教练,其实B费和马丁内斯的理想化设计就是有“冲突”的,谁该为这支球队做出牺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