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红楼梦》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薛宝钗出闺成大礼”的时候,我个人时常会被其中的一个时间难题所困扰,即贾、薛两家“过礼”的日子究竟是什么时间?

戴敦邦绘《薛宝钗出闺成大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戴敦邦绘《薛宝钗出闺成大礼》

一、何谓“过礼”

在《红楼梦》后四十回中,多次提到结婚程序中“过礼”这个重要环节。如第九十一回中的:

贾政道:“我也是这么想。但是他家乱忙,况且如今到了冬底,已经年近岁逼,不无各自要料理些家务。今冬且放了定,明春再过礼。过了老太太的生日,就定日子娶。你把这番话先告诉薛姨太太。”王夫人答应了。(红研所校本《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第四版,第1270页。)

又如第九十六回中的:

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本《红楼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本《红楼梦》

袭人想定主意,待等贾政出去,叫秋纹照看着宝玉,便从里间出来,走到王夫人身旁,悄悄的请了王夫人到贾母后身屋里去说话。贾母只道是宝玉有话,也不理会,还在那里打算怎么过礼,怎么娶亲。(红研所校本《红楼梦》,第1328页。)

又如第九十七回中的:

(薛姨妈)便叫薛蝌:“办泥金庚帖,填上八字,即叫人送到琏二爷那边去。还问了过礼的日子来,你好预备。(红研所校本《红楼梦》,第1338页。)

根据书中的这些措辞,我们可以得知:“过礼”是结婚程序中的一道非常重要的程序,且与“成亲”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阶段。

清代乾嘉时期的皇族爱新觉罗·昭梿在《啸亭杂录》一书中所记载的满族婚俗中,也有对“过礼”的描述,来看看:

《啸亭杂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啸亭杂录》

满洲氏族,罕有指腹定婚者,皆年及冠笄,男女家始相聘问。男家主妇至女家问名,相女年貌,意既恰,赠如意或钗钏诸物以为定礼,名曰小定。

择吉日,男家聚宗族戚友同新婿往女家问名,女家亦聚宗族等迎之。庭中位左右设,男族入,趋右位。有年长者致词曰:“某家男虽不肖,今已及冠,应聘妇为继续计。闻尊室女娴淑著令名,愿聘主中馈,以光敝族。”女家致谦词以谢。若是者再,始定婚。

令新婿入拜神位前及外舅父母如仪。既进茶,女家趋右位,男家据宾筵,或设酒宴以贺。改月择吉,男家下聘,用酒筵、衣服、绸缎、羊鹅诸物,名曰过礼,女家款待如仪。

据此书中记载的“改月择吉,男家下聘,用酒筵、衣服、绸缎、羊鹅诸物,名曰过礼”可知,所谓的“过礼”,核心就是男方对女方下聘礼。非常类似于古代 “六礼”中的“纳征”。

《红楼梦》第九十七回中的相关描写也与此大致相符,一起看看其内容:

《明清通俗小说婚姻叙事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清通俗小说婚姻叙事研究》

这里王夫人叫了凤姐命人将过礼的物件都送与贾母过目,并叫袭人告诉宝玉。那宝玉又嘻嘻的笑道:“这里送到园里,回来园里又送到这里,咱们的人送,咱们的人收,何苦来呢?”

贾母、王夫人听了,都喜欢道:“说他糊涂,他今日怎么这么明白呢?”鸳鸯等忍不住好笑,只得上来一件一件的点明给贾母瞧,说:“这是金项圈,这是金珠首饰,共八十件;这是妆蟒四十匹;这是各色绸缎一百二十匹;这是四季的衣服,共一百二十件。外面也没有预备羊酒,这是折羊酒的银子。”

贾母看了,都说好,轻轻的与凤姐说道:“你去告诉姨太太说,不是虚礼,求姨太太等蟠儿出来,慢慢的叫人给他妹妹做来就是了。那好日子的被褥,还是咱们这里代办了罢。”凤姐答应了出来,叫贾琏先过去。(红研所校本《红楼梦》,第1338-1339页。)

《中国民俗史》明清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民俗史》明清卷

贾府预备的礼单中有“金项圈”“金珠首饰,共八十件”“妆蟒四十匹、各色绸缎一百二十匹”“四季的衣服,共一百二十件”以及“折羊酒的银子”等物,与《啸亭杂录》对“过礼”的记载总体上还是很吻合的。

二、对第九十七回中“过礼”日子的困惑

先看一段原文:

次日,贾琏过来,见了薛姨妈,请了安,便说:“明日就是上好的日子。今日过来回姨太太,就是明日过礼罢。只求姨太太不要挑饬就是了。”说着,捧过通书来。薛姨妈也谦逊了几句,点头应允。贾琏赶着回去回明贾政。贾政便道:“你回老太太说,既不叫亲友们知道,诸事宁可简便些。若是东西上,请老太太瞧了就是了,不必告诉我。”贾琏答应,进内将话回明贾母。

这里王夫人叫了凤姐命人将过礼的物件都送与贾母过目,……贾母看了,都说好,轻轻的与凤姐说道:“你去告诉姨太太说,不是虚礼,求姨太太等蟠儿出来,慢慢的叫人给他妹妹做来就是了。那好日子的被褥,还是咱们这里代办了罢。”凤姐答应了出来,叫贾琏先过去。又叫周瑞、旺儿等,吩咐他们:“不必走大门,只从园里从前开的便门内送去,我也就过去。……”众人答应着,送礼而去。(红研所校本《红楼梦》,第1338-1339页。)

《红白喜事:旧京婚丧礼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白喜事:旧京婚丧礼俗》

在上述引文中,关于“过礼”日子的书写,看起来显然是自相矛盾的。贾琏见薛姨妈的时候,分明说的是“明日就是上好的日子。今日过来回姨太太,就是明日过礼罢”。
而贾琏回去禀明贾母之后,书中紧接着便说“这里王夫人叫了凤姐命人将过礼的物件都送与贾母过目”,然后就是凤姐安排人员往薛姨妈家送礼去了。

从这处文字看,贾琏说的“就是明日过礼罢”与贾府实际送礼的日子却是不一致的,贾府实际送礼的日子要早了一日。

对于这一看似矛盾的文字,我们究竟该如何理解呢?我想可能得考虑两种可能性:

第一种可能,会不会是在某些地方“过礼”在习俗上就是要提早一日先把礼物送过去呢?这得有文献的支持或者婚礼习俗的实地调查才能作出确切的结论,否则只能是一种猜测。希望有这方面研究条件的学者可留心一下。

第二种可能,就是作者在此处存在疏忽,抑或者原本的底稿存有破损而程伟元和高鹗等人在整理的时候却又疏忽大意了,因此没有做好上下文的衔接整合工作。

至于哪种可能性更大,我个人还做不了结论。

《中国古代婚姻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古代婚姻史》

诚如前文所言,“过礼”与“成亲”在结婚过程中是分属于两个不同阶段的。根据书中相关描述,若以傻大姐“泄机关”这一时间点为准,则宝玉、宝钗二人婚事中的“过礼”的日子是可以推算出来的,但二人成亲的确切时间书中则是没有明确交待的,可能是作者没想交待过于具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