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位于山东济宁泗水县泗河岸的西曲泗村、崔家庄等数十个西瓜专业村迎来丰收。泗水富华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吕峰等人忙着同外地客商和本地瓜农沟通,促成交易。

吕孝东是山东省人大代表,10年前创办的泗水富华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先后吸纳社员398户,辐射周边20多个村庄,西瓜种植面积达5600亩。该合作社常年聘请山东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作为技术后盾,推广应用西瓜种植最新技术,其带动发展的“泗河源”西瓜成为区域品牌,西瓜亩产值保持在1万元左右。

从空中俯瞰圣水峪镇南仲都村,一排排依地势而建的草莓大棚错落有致。每到草莓采摘季,这里游人如织。“我们依托青岛农业大学所属的青岛佳垦农业服务公司专家团队,为社员提供草莓种植技术保障,亩均收益四五万元。”泗水县圣都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济宁市人大代表姚洪远说,他们是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草莓成了村里的支柱产业,年产值达1300万元。2023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29600元。

近年来,泗水县推动省、市、县、镇四级人大代表当好乡村振兴路上的“领头雁”。为提升代表参与乡村振兴的能力水平,更好地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发展,该县人大常委会定期组织开展代表履职能力培训、组织代表调研,适时开展“送法律法规、送惠民政策、送信息技术、依法监督”等代表小组活动。同时,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特色人大代表联络站,引导与农业发展相关的代表进站,成立农业农村专业人大代表小组,经常邀请各级农业技术专家到村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积极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政策、品牌创建等服务。目前,在泗水县有100余名涉农的省市县镇人大代表扎根乡村,他们发挥自身优势,为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链条、带领乡亲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济日报记者 王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