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骨伤科患者群体日益庞大。中青年群体里,腰椎、颈椎病患者不少,一不留神脚扭伤了,腰不能动者比比皆是。如何做好自我保护,减少骨伤疾病的发生?在我们的生活里,藏着不少防护基本知识点。

比如"站着说话不腰疼",不只是玩笑话,在医学上确有一定道理;再如"适度压力助成长",这点不仅适用于成长中的磨砺一说,用于骨质疏松防治也有一定道理。

人体结构中,单独看某个组织不一定最优,但整体看确为最佳组合。本文来聊聊一些民间俗语中包含的骨伤科防治常识。

"获得以失去为代价"

直立行走解放了我们的双手,但为此我们也付出了腰痛的代价。要知道,动物可没有纵向压力的机会,很少出现椎间盘突出。而60%至80%的人在一生中会遭遇腰痛。从身体上的这一表现让我们理解了一句话:获得以失去为代价。

所幸的是,绝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可通过非手术治疗而缓解,10%至20%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

有得必有失,是自然的辩证法,所以不要在得与失上过分纠结,得不骄,失不怒,一切向前看。

为何受伤总在刚柔交界处

注意观察会发现,晾衣服的绳子多数断裂发生在与墙上铁扣子相连的地方,同样地,运动损伤也容易发生在刚柔交界的地方。肌腱在骨骼上的附着点最易撕裂就是这个道理。

肱二头肌之于结节间沟,股四头肌之于胫骨结节,指屈肌腱之于远端指间关节等,都是这种交界部位的损伤,临床俗称"末端病"。暴力作用下,筋骨会撕裂,慢性应力作用下,就形成我们常说的劳损。懂得这个道理,生活中要注意防护这些部位。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哪吒把陈塘关的乾坤弓拉开,射出震天箭,飞到天外,碧云童子一命呜呼,引起了一场惊天动乱。"弦紧弓良"才能把震天箭射出天外。人体中,足弓最适合拿这个道理来解释。人的脚底有一片贯穿足底的软组织,称为足底筋膜,它的最主要功能就是给予长足弓支持。足底筋膜可减少足部在行走时承受的震荡,提供弹力及扭力。人们常说的足底痛,也称为足底筋膜炎。

足发育过程中骨骼生长速度如果快于长足弓,自然能把长足弓拉紧,形成稳定的弓弦。然而,当下的鞋子更多追求舒适,对足底刺激减少,导致不少人的足弓发育不良,做不到"弦紧弓良",就容易导致扁平足、足底筋膜炎等。

既然鞋不好,那么"光脚走路"好不好呢?从以上的分析来看,光脚走路的好处不言而喻,特别是对足弓发育期的青少年来说,是有些益处的。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从医学上看有点道理在里头。

适度"躺平"

卧床休息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的最重要方式之一。相对站立而言,躺平状态下,腰椎间盘压力下降80%,所以绝大部分腰痛可通过躺平缓解。平卧时间一般2天即可,疼痛缓解后,应及早开启无痛范围内活动。要注意的是,反复弯曲和旋转活动应避免。

所以,在感到疲劳时,应适当"躺平",不过,长期躺平对缓解腰痛无益处。可见,适当"躺平",复盘以往,以便日后更好地出发,对缓解腰痛、对自己的人生,这个道理都适用。

"站着说话不腰疼"

我们在伏案工作时,髋关节屈曲,腰椎前屈弧度减小,腰部后侧肌肉紧张,长此以往会导致腰痛。伏案工作状态下,腰椎压力较站立姿势高40%至60%,从这个角度看,腰痛实属于"工伤"。有员工选择站立办公,正是基于减少腰椎压力的出发点。

当然,不是所有企业都有"站立办公"的文化。我们建议,坐位工作1小时后,起身活动5至10分钟。孩子们每节课时设计为45分钟,保护腰椎也是考虑因素之一。从这点看,"站着说话不腰疼",并非只是一句玩笑话。

"人生赢家"有得靠

休息的休字,是人靠在树旁休息,有依靠才能休息好。从骨科角度看,这个说法不无道理,不管站姿,还是坐姿,有了依靠,能有效降低腰椎的压力。有依靠的坐姿相对没有依靠的状态,腰椎压力降低18%。所以,老人走路需要带一个拐杖,长期坐姿办公的人需要配一个靠背,都是这个道理。

在办公室里,不推荐"正襟危坐",即只坐凳子的前1/3,这样的状态下,腰肌会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很容易疲劳,产生腰痛。腰部需要支撑,就像人与人互相扶持,才能走得更远,"人生赢家"有得靠,先给自己找一个好的座椅靠垫吧。

适度压力助成长

骨骼有生长力线,骨小梁也是围着力线排列的,没有力线通过的地方就少有骨小梁生长,没有骨小梁的地方就是容易发生骨折的部位。比如,股骨颈中间的三角位置没有力线通过,暴力作用下就易骨折。从这个人体结构更能体会一句话:适度压力助成长。压力是奋斗的动力,腰椎也需要一定压力,没有纵向压力,腰椎骨质就会流失,就容易出现骨质疏松。不过,如果压力太大,腰椎会"崩溃"。所以说,适度压力促成长。

"避重就轻"

有不少人是在搬东西的过程中闪了腰。那么,到底搬多少重的东西,才是安全范围内的?这里给一个基本概念:搬运自己体重15%以内的物体,不会对腰部产生损伤,搬运20千克以上的物体,会导致腰椎压力成倍增长,易产生损伤,所以不要轻易搬运重物。

此外,当重物离身体越远,对腰椎产生的压力就越大。所以,如果一定要搬,应紧贴身体搬重物,不要尝试弯腰搬重物。

如果已经出现腰痛,或容易发生腰痛,最正确的姿势就是不搬重物!

对腰痛患者来说,"避重就轻"是防止腰痛发生的良策,绝不是偷懒。

另外,在防跌倒过程中,比较手腕处的柯氏骨折和头部损伤,我们也会推荐"避重就轻"原则,就是选择手撑地发生柯氏骨折,因为这比头着地引发的颅脑损伤后果要轻得多,伤后恢复快得多。所以,如果不幸发生摔倒,在毫秒间的反应过程中,建议还是用手撑地。当然,如果觉得要跌倒了,最佳反应是直接安全地躺下更好,适度"躺平"原则在此同样适用。

作者:刘晓东

文:刘晓东(上海市保健医学中心/华东疗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 图:视觉中国 责任编辑:唐闻佳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