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昨天22时10分,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和暴雨蓝色预警信号。全市防汛防台IV级(四级)响应同步启动。

预警一经发布,尽管风雨未至,各区各部门已行动起来。老旧小区、道路交通等重点区域,24小时应急值守启动——组织到位、人员到位、物资到位,守住历史文化风貌区、老城厢的老房子,也为今天早晨的交通运行做好保障,确保超大城市安全度汛。

老房抢险备战全面启动

徐汇区衡复物业天平维修站点,泥工金建㘬随时准备待命,老房抢险的备战状态已经开启。人马、物资都已备齐,报修平台后台一有消息弹出,立马就能"接单"。事实上,预警发布30分钟内,40名一线维修人员已经全部到岗。

衡复物业工程部经理任俊说,在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他们团队负责2500余幢直管公房和售后房的抢险维修。这些老房子不少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一来砖木结构的老房子,天性怕风雨;二来风貌区建筑坡顶屋面居多,梧桐树又落叶普遍,房屋屋面的天沟一旦有树叶堵塞,就会引起排水不畅,"会出现外面下大雨,顶楼屋面渗漏下小雨"。

因此,他们汛前已疏通管道4.5万余米。今年还头一次创新采用曲臂车,对楼顶天沟进行清扫,提高清理效率。"往年我们是将报修较为集中的屋面提前清理,今年扩大了覆盖面,沿街树木茂盛的房屋都纳入其中。"

金建㘬接到任务出发后,他的智能头盔会将现场情况实时传达到本部公司。工作人员可以在电脑终端查看现场,根据现场情况,及时协调其他部门,调整人手。同时也监督接单、处置的情况。

老城厢启动防汛防台预案

老城厢区域严阵以待。为避免地势低洼处、里弄之间在暴雨后产生积水,黄浦区提早研判、提前规划,提前制定防汛防台工作预案,将防汛物资纳入统一应急管理。

在老西门街道老年人应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彻夜坚守待命,一旦接到老年人应急铃或电话,就开展相应处置。与此同时,16个居委会也早就反复提示社区居民注意天气变化,做好准备。

据了解,早在汛期来临前,老西门街道已排查全域易积水点位、裙房楼顶绿植等隐患点位,并形成清单,组织开展积水排险应急处置演练,协调黄浦消防救援站、武警九中队、南房老城厢物业等抢险力量共同参与,演练涵盖了封闭积水道路、设置防汛挡板、排洪退涝、灾后环境消杀4类项目。

同在老城厢区域,豫园街道防汛指挥部依托城运中心+工作站+居委会+微网格的四级网格化治理体系,从而及时处置各类险情,加强汛期巡查力度,成立安全隐患巡查队,建立每日一次、每周点位全覆盖的巡查机制,开展常态安全隐患排查。

豫园街道密切关注气象信息,提前做好极端强对流天气应对准备,加强防汛调度设施运行。其中,重点关注交通出行安全,做好易积水道路、小区、下立交以及地下空间等风险区域排查,提前预置物资和抢险力量,随时做好各类突发事件处置准备。

对营运车辆进行专项安全检查

市交通部门昨夜加强巡查检查,做好应急物资和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汛期本市交通行业运行有序、安全平稳。

在巴士三公司,值班人员对在用的移动电器工具、固定设施设备的插头、接线桩、外壳绝缘等进行检查,针对车辆涉水行驶后的相关涉水部件的完好情况、轮胎指示器安装情况以及车厢内各用电设备的线束安全情况,均进行了普查。对所有营运车辆开展专项安全检查,特别针对车辆雨刮系统、灯光系统、制动系统加大检查力度,确保雨刮工作正常,灯光照明达标,制动效果安全可靠。

作者:王宛艺 周辰 张晓鸣

文:本报记者 王宛艺 周辰 张晓鸣 图:袁婧 编辑:施薇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