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关注“一老一小” 守护家门口的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4日,在合肥市长丰(双凤)经开区金兰社区组织开展的“红色基因永传承”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少先队员们聆听老战士分享红色故事。

一老一小”,一头连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阳”。近年来,合肥市长丰县聚焦“一老一小”现实需求,持续深化党建引领,细化暖心举措,优化贴心服务,守护“朝夕”美好,描绘城市基层“一老一小”幸福底色。

“我经常来这里吃,干净卫生,好吃不贵。”81岁的王大爷是长丰县双凤经开区宇桥社区惠民食堂的常客。他和老伴已经80多岁,子女不在身边,做饭经常让老两口犯难。“做多吃不完浪费,做少又不得劲,经常就是对付一口,要是有食堂就好了。”王大爷在一次居民恳谈会“吐槽”,说出当下很多老人共同的心声。

群众有呼声,党组织要回应。宇桥社区党组织将建设社区食堂纳入年度为民办实事清单,认真落实协商议事机制,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积极挖掘、整合社会资源,建起了社区惠民食堂,从食堂的选址、布局设置、菜品搭配以及价格设定都邀请群众广泛参与。社区食堂自投入运营以来,以味美价廉获得群众点赞。长丰县坚持“食”事“实”办,暖胃又暖心。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社区食堂18个,老年助餐点12个,惠及老年群众8万余人。

“食”有保障,“乐”有所享。长丰县不仅注重“老有所养”,更加注重“老有所乐”,利用党群服务阵地改造的契机,在各级党群服务阵地中增设老年课堂,结合时下老年人喜爱的专业,开设声乐、太极拳、瑜伽、舞蹈、剪纸、京剧等文娱公益课堂。家住长丰县双凤经开区邻湖社区的张阿姨,是社区太极课的“模范生”。她每天早早地背着剑来到社区开始练习,在一招一式中感受传统太极文化的底蕴。“以前工作忙,锻炼时间少,也缺少专业老师带,现在退休了,时间更充足,社区开设老年课堂,让我们有机会培养兴趣、强身健体,挺不错的。”今年以来,全县共开设各类公益课堂320期,累计约3500课时,服务居民8000余人次,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乐享优质服务,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绽放多彩“夕阳红”。

同时,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社区大党委和党建联盟等资源优势,积极引进社会力量提供义诊、反诈宣传、便民服务等,切实提升社区为老服务效能,不断提升老年人的认同感、幸福感。

夕阳无限好,朝阳千般景。长丰县聚焦“一小”需求,将服务与需求紧密结合,坚持以阵地换资源,以志愿服务项目为载体,依托校地融合共建模式,实施“向日葵亲子小屋”项目等,积极引入市场教育机构,开设小主持人、拳击、中国舞、篮球、书法、机器人等多元化课程,以艺术培养、强健体魄、文化素养等服务方式,为儿童健康快乐成长赋能。主动打造青少年与社区“双向奔赴”新平台,组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620余场,让青春力量在社区迸发出无限活力,展现青少年风采。来自长丰县双墩镇百川社区的环境卫生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吴同学,志愿服务时长已超100小时。他说:“老师教导我们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在爸爸妈妈的带动下,我去年就加入了社区志愿服务队,想从身边事做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让我们共同生活的社区大家庭更加美好。”

(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