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7日,国家统计局披露关键数据显示,房地产行业持续下行虽然在预期之内,但下行速度依然不小。

5月份,70个大中型城市中,各线城市商品住房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同比降幅略有扩大。其中,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下降3.2%,环比下降0.7%;一线城市二手房销售价格,同比下降9.3%,环比下降1.2%。

1-5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1%,1-4月的这一数据是下降9.8%,新建商品住房销售面积下降23.6%,销售额下降30.5%。

数据对比,我们不难看出,5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滑速度,已经超过了10%,这是闲闲财经上个月就曾经特意指出的一个问题。

再结合1-3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5%的数据对比,也就是说,3、4、5三个月均出现了大幅下滑,并且是每况愈下。于是乎,在5月中旬就进行了一轮刺激动作。

当然了,5月份刺激效应,大概率会在6月份显现,理论上降幅会有所收窄。如果没有,不排除会有新一轮刺激动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份,房地产景气指数为92.01,刷新了近年来的新低。要知道,在新冠大流行初期的2020年的最低点是97.44,之后就展开了迅速反弹,在2021年触顶后转而进行下探,中间虽有反复,2023年4月份后一口气探到现在。

也就是说,当前是最近几年房地产行业最低迷的时候。

实际上,在新冠大流行前期,我国的房地产投资整体上还是比较稳健的,也就是说,房地产行业在新冠大流行前期对国民经济有一定稳定作用。

在金融市场上的表现是,沪铜闻声大跌,“铜博士”今年以来的表现,实际上是严重脱离基本面,闲闲财经不止一次地指出,一边是美联储利率转向迟迟不能兑现,一边是中国房地产行业遭遇20年一遇的大调整。上涨的底气何来?

美联储降息预期之前被严重放大,美股道琼斯指数最近一个多月来的调整,实际上也是对预期产生误判的反应。高新科技行业对铜需求增加,实际上难以抵得上经济大周期的影响,美联储还未降息,原材料价格就进行飙涨,还会迎来降息吗?

本末倒置的根本原因,是很多投机者对上一轮原材料上涨周期的惯性思维而已,并未能穿透宏观经济周期来看事物。

前一阵子,一个做私募的朋友说,“宏观经济”这些没必要去讨论,因为大家都知道。而事实上,就宏观经济本身而言,这本身就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能精通宏观,一眼就能看出行业配置是否出现问题,怎能如此轻视宏观分析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前,我们拉动经济的一个侧重点是内需和消费,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低于预期的4.5%,高于前值的2.3%。也就是说,虽然消费仍在复苏,但低于市场普遍预期。要知道,这是在强有力的“以旧换新”刺激下取得的成果。

讨论国内经济,当然离不开世界。由于外部环境在5月份扰动较大,具体影响预计在7月份以后披露的数据才更加准确。

外需依然看美国经济复苏情况,闲闲财经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在美联储利率转向之前,美国经济总体是趋向疲软的,要不然没有必要进行降息。也就是说,如果美国经济非常强劲,甚至是各项指标好得爆棚,何必用降低利率的方式来刺激经济呢?

越是接近美联储利率转向,世界经济反而越是有可能出现相对疲软的情况,而这种经济疲软,是需要多次降息才能完成美国经济新一轮高景气的。也就是说,世界经济中期是相对走弱而不是相对走强的。

所以,我们假设“铜博士”反映世界经济有效,那么,铜价就该走出一个持续下探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