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千多年的岁月长河,呼和浩特平原相继兴建过大大小小近百座城池,星罗棋布,熠熠生辉,织就了呼和浩特城市发展的锦绣华章。其中最著名的五座古城成为连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最耀眼的五颗明珠。即:战国秦汉时期“云中郡故城”、北魏“盛乐古都”、辽金元时期“丰州城”、明代“归化城”和清代“绥远城”。从时间上看,五座古城上迄战国秦汉,下至满清,绵延两千多年;从空间上看,五座古城均建在大黑河沿岸或近大青山;从人文上看,五座古城由汉族及北方少数民族共同建造,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彰显北疆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和重要载体。

盛乐古城位于今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盛乐镇(原名土城子村)北。这一带在战国时属云中郡,汉为定襄郡成乐县(东汉归云中郡),唐代设单于大都护府,辽代为振武县,元代为振武城,明代属红城卫。南接东西摩天岭群山,北连土默川平原,西南有宝贝河(古称金河)环绕,依山傍水,是连接关内至阴山南北的要冲之地。历代王朝在此驻兵设治,历经沧桑。虽经千年风雨,古城遗址墙体保存基本完好,城廊清晰、城垣雄伟。考古发现战国至元明各个时代的考古学文化遗存,是内蒙古地区面积较大、保存最好、沿用时间最长的城址之一。在盛乐古城周边,发现了相当于春秋晚期的墓葬,曾出土有“耳铸公剑”铭文青铜剑,经考证为晋文公重耳佩剑,而重耳曾避难于狄,盛乐古城周围一带可能是春秋时期狄人居住的“襄”地,与西汉时期在此置“定襄郡”亦相符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盛乐博物馆

东汉中晚期之际,拓跋鲜卑从大兴安岭以西的呼伦贝尔草原南迁至燕山以北“匈奴之故地”(即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的金莲川草原至河北省张家口市北部的坝上草原一带)。公元258年在部落首领力微的带领下继续西迁于“定襄之盛乐”(即今呼和浩特平原大黑河上游地区)。自战国赵武灵王挺进到呼和浩特平原之后,始称这一地区为“云中”。拓跋鲜卑到来之后,仍称以大黑河流域为中心的呼和浩特平原为云中或云中川,同时赋予大黑河流域一个新的地名——盛乐(sir-lik)。为了区分大黑河流域东部、西部,《魏书》在“盛乐”之前加汉代郡名,以大黑河上游地区为“定襄之盛乐”,以大黑河下游地区为“云中之盛乐”。“定襄之盛乐”与“云中之盛乐”似以大黑河南岸、自唐代以来被认为是王昭君墓的“青冢”作为分界点,在北魏时期,青冢是云中川东西大黑河一线、南北从朔州云中郡(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古城)至白道的交通交汇点所在,具有中心驿站的重要性。(《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的“古都”地位》 赵菲 张文平《文物中的内蒙古》2023.11.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昭君墓

拓跋鲜卑以盛乐为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于3世纪末年至4世纪初年之际,形成了一个部落大联盟,势力一度大盛,分为东、中、西三部,布列于燕山至阴山一线的西晋王朝边外。几经周折,公元338年,拓跋什翼犍即代王位,设置百官,营建都邑,成为“五胡十六国”之外的第十七国——代国。公元340年,什翼犍从参合陂移都“云中之盛乐宫”。(该地初步推断在今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古城村古城,该城邑自战国秦汉以来一直为云中郡郡治所在)公元341年,什翼犍于“定襄之盛乐故城”南八里筑盛乐城,初步推断“定襄之盛乐故城”为汉代云中郡原阳县县治所在(今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八拜古城),而新建的盛乐城为八拜古城东南约3.5千米处的西达赖营古城。盛乐宫与盛乐城,成为拓跋代国在大黑河流域一西一东的双政治中心。公元376年,前秦进攻代国,代国灭亡,盛乐地区进入短暂的前秦统治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云中丞印”铜印

公元383年淝水之战,前秦战败,政权瓦解,拓跋鲜卑乘势东山再起。什翼犍嫡孙拓跋珪在舅部贺兰部的支持下,于公元386年正月大会诸部于牛川(今呼和浩特东南),即代王位。年号登国,不久又改称魏王。他大力推动社会进步,“离散诸部,分土定居”。在保持游牧经济的同时,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在盛乐地区“息众保农”“计口授田”,经济繁荣,呈一时之盛。拓跋珪四处征伐,节节胜利,开疆拓土,征服了许多部落,势力日益强大。参合陂一役,拓跋鲜卑打通了从盛乐通往平城的通道,公元398 年,拓跋珪从盛乐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即魏皇帝位,是为道武帝,历史上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王朝正式开启,完成了从塞外草原游牧政权到中原王朝的嬗变。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这个从呼和浩特出发的王朝,为缔造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统一黄河流域的封建王朝奠定了基础。

阴山山脉作为蒙古高原与中原地区的分界线,素有“御边要地”之称,北魏时设六镇、建长城以抵御北方部族的入侵。自398年拓跋珪定都平城直至494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一直以平城为正都,以盛乐为旧都(相当于夏都或者陪都的性质)。在盛乐旧都有拓跋代国以来的皇家陵寝金陵,《魏书》多称“云中金陵”(个别或作“盛乐金陵”)。据《魏书》明确记载统计,128年(公元355年至483年)中共有6位帝王、1位太子、10 位皇后、6 位宗室、18 位功臣安葬于金陵。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之后,曾先后于太和十八年、太和二十一年至盛乐拜谒金陵。孝文帝去世后,直接安葬于洛阳以北、瀍水之西的长陵。金陵也是迄今为止全国为数不多没有确定具体位置的皇家陵园,初步推断可能为位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黑河南岸、宝贝梁之上的美岱墓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盛乐古城遗址

定都平城时期的北魏皇帝,在冯太后执政以前,以巡幸盛乐、阴山为常事,并设行宫、立坛祭祀,“巡幸行宫之所,各立坛,祭以太牢,岁一祭,皆牧守侍祀”。太武帝拓跋焘在位期间(423—452 年),形成了固定的“阴山却霜”之俗,于442年在阴山之中修建了行宫广德殿(今呼和浩特市武川县纳令沟疙瘩古城),经常在阴山及阴山以北地区一待就是半年以上。此后的文成帝拓跋濬、献文帝拓跋弘,均延续了这一习俗。阴山之中考古发现的北魏皇帝行宫,还有阿计头殿,为今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土城梁古城。土城梁东南约 4.5 千米处的大青山蜈蚣坝坝顶之上,考古发掘确定有北魏阴山祠天坛——坝顶遗址。大青山属于阴山山脉中段,像一个巨大的扇形屏风拱卫着山前的呼和浩特平原。大青山蜈蚣坝一带,自古以来是沟通呼和浩特平原与山后的武川盆地之间的一条重要通道。北魏时期,蜈蚣坝一带的道路名为白道,蜈蚣坝亦因此而得名白道岭。坝顶遗址位于白道岭的最北端——武川县大青山乡坝顶村西南约1公里处的蜈蚣坝顶部,海拔 1660 米,为一个高大的土筑圆形台基,周缘环绕有土筑垣墙,分布范围约1万平方米。遗址由内而外由祭坛、内环壕、内垓、外垓、外环壕五部分组成。坝顶圜丘遗址圆坛形制与历代祭天圜丘基本相似,圜丘材质为三重黏土夯筑结构,占地面积7620平方米。祭坛位于最高一重的圆坛处,有“神木”残骸及大型木构建筑损毁和碳化痕迹。祭坛房址内部出土有北魏时期的陶器、石器、铁器等,在内环壕底部堆积中,出土了用于祭祀的动物骨骼,主要是马、羊的头骨和肢骨。经考古专家初步测定,遗址使用年代约在公元430—490年。据推测,整个建筑可能毁于公元523年爆发的“六镇之乱”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魏皇家祭天遗址

北魏阴山祠天坛与太和十八年孝文帝拓跋宏北巡密切相关。迁都洛阳之前,孝文帝专程北巡盛乐及阴山地区,先后“谒金陵”“行幸阴山,观云川”“幸阅武台,临观讲武”。“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谒金陵”“观云川”分别属于祭祖、祭天的祀的范畴,而“临观讲武”则属于戎的范畴。云川概指银河,即晚上的星空,《魏书》以“观云川”指代孝文帝的整个祭天活动。

祭天礼仪是中国最早形成的祭祀活动之一,始于秦统一六国后所举行的祭天大典。皇家祭祀常在东、南、西、北四郊设圜丘、坛或社,赋予其不同的祭祀功能。圜丘祭天为历代王朝皇家的专利。自汉代以后,祭天场所多以南郊为主、圜丘为附属的主要礼制建筑。在祭坛形制上,以圆形为主,层(重)数为三层或四层。《魏书·礼制》记载,北魏迁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后,除在平城西郊、南郊进行皇家祭祀活动外,还在云中(托克托县古城村古城)、盛乐(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古城)及北魏行宫阿计头殿的祭坛,即坝顶皇家祭天遗址进行祭祀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坝口子戏台武川县大青山乡境内的皇家祭天遗址

祭天是拓跋鲜卑一个很重要的文化传统和仪式。据《魏书》记载,拓跋鲜卑在多个重要时间节点、场合都进行了祭天仪式。坝顶北魏阴山皇家祭天遗址在形制上结合了中原王朝祭祀礼制和北方游牧民族祭祀圣山传统,年代上早于西安隋唐圜丘和北京明清天坛。拓跋鲜卑迁都平城后,实现了从部落大联盟到国家的转变,而祭天礼也相应从传统部落祭天习俗向国家制度化的祭天礼转变。在祭祀方面,将“郊”“丘”合一,坝顶圜丘虽不近都城,但附属于行宫。坝顶遗址体现了北魏王朝接受中原传统礼制、融入华夏的决心。

从公元258年至公元376年,盛乐一直是拓跋鲜卑活动的政治中心,其中从公元340年至公元376年的37年间,盛乐为拓跋代国的都城所在。从公元398年道武帝定都平城至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盛乐作为北魏旧都的历史持续了97年。(赵菲 张文平《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的“古都”地位》微信公众号《文物中的内蒙古》)

参考资料:

1、陈福民:《北纬 40 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年

2、田海林:《胡服骑射是春秋战国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剪影》北京,微信公众号《道中华》。2023年

3、殷耀:《云中佳话古今传——托克托史话》内蒙古,微信公众号《殷耀国学苹苑》。2022年

4、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

5、张文平:《汉代五原塞考》呼和浩特,《草原文物》。2018年

6、韩茂利:《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形成与气候变迁》,北京,《考古》第10期。2005年

7、盖山林 盖之庸:《寻梦草原》,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4年

8、张文平:《呼和浩特历史概要》(内部资料)。2021年

9、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七、八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

10、绥远通志馆:《绥远通志稿》第十二册,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

东方财经杂志 东方文化杂志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东方文化杂志(ID:dfwh_hk)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