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 赵希翔

高温下的劳动者|马踏湖畔踩藕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高温下的劳动者|马踏湖畔踩藕人

盛夏时节,烈日炎炎。桓台县起凤镇,星罗棋布的藕田里荷叶如盖,荷花绽放,马踏湖特产白莲藕的头茬嫩藕开始收获啦。

6月18日,凌晨5点,东边的天空已经泛白,起凤镇乌北村藕农宋呈现来到村边的藕田里。“今天要新藕的多,趁着早上凉快,多采点。”他说。坐在地上略一休息,穿好胶叉,下到田里,弓着身子,在碧绿的荷叶间慢慢穿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没有藕,主要看荷杆,像这样光滑细腻没有疤瘌的,新藕已经成型了。”说着话,宋呈现用脚尖来回试探藕的位置,顺着荷叶茎摸下去,伸手从淤泥中拉出来一段带着泥水的莲藕

马踏湖莲藕开花是白色,又称“白莲藕”。每年春暖后植秧,六七月开始作藕,当地俗称“新藕”,洁白如玉,鲜嫩甜脆,是良好的祛暑食物。

新藕采收持续一月有余,待到季夏以后,藕上淀粉增多,至冬季完全成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以及维生素B和维生素C,有明显的补益气血、增强人体免疫力功能,是享誉大江南北的上等蔬菜。

年过七旬的宋呈现,是马踏湖畔的踩藕“老把式”,年轻时替村集体和别人家采藕,前些年,他自己承包了20亩藕田,一年两季采藕基本是自己操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上午11点,明晃晃的太阳照下来,气温接近40摄氏度,赤膊都燥热得难受,何况穿着厚厚的。胶叉是马踏湖踩藕人世代相传的特制服装,一套重约七八公斤,虽然能隔水,但是异常闷热。从藕田里上来后,脱下胶叉,倒过来,里面淌出来一溜汗水。

藕田边,已经堆放着几十公斤新藕,这是一上午的收获。经过断把、洗泥,藕露出洁白如玉的本色。“这些藕都被附近的饭店预订了,很快将被拉走,做成糖拌脆藕,味道那是相当好。”

白莲藕是马踏湖最负盛名的特产,也承载着藕农们的致富希望。对宋呈现来说,这个夏天很热,也很忙碌。高温下辛勤的踩藕工,用汗水向人们奉上一道湖区的特色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