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农民夫妻一年赚了1个多亿人民币,实现了王健林说的一个小目标,然而他们却将大部分的钱堆在自家床底下,睡在8000万现金上,这也就电视剧里敢这么演,然而这居然确确实实发生在现实中。

他们为何不把8000万现金存进银行中?难道就不怕被小偷光顾吗?但最过分的却是,他们明明那么有钱,却不敢花,整天馒头咸菜和普通村民一样。有多套房产却住在农村破旧的老房子中。

为何有万贯家财却不敢光明正大享用?又为何会把8000万藏在床底下?其中有何隐情?2011年,安阳警方经过多方排查,将目光锁定在这对夫妻身上,这对夫妻相继落网,警方在他们的家中搜出8000多万的现金,更是在他们的出租屋中,查出2.8吨的白粉,这就是他们一年赚1个多亿的根源,也是他们不敢将8000万存在银行,只能放在家中的原因。一对农民夫妻是如何成为“大毒枭”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毒枭夫妻

朴素夫妻原是大毒枭

故事发生在河南安阳一个农村,李五只,崔艳云两口子,他们都是农民,70后,和大多数农民一样,农忙是务农,平时进城打工,收入不是很高,上有老父母,下有一对儿女,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在村民眼中,这两夫妻关系很好,对邻居也很和善,男人去挣钱养家,女的在家操持家务务农,孝敬父母,照料孩子,和村中绝大多数夫妻都一样,家境一般,住的是农村平房,有不少年头了,连院墙都没有的那种。

李五只和崔艳云两口子,生活简朴,平时只有男人回来,家中才会吃好吃的,忙碌一年攒不了多少钱,但一对儿女却很争气,学习成绩很好。总之这一家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然而这一切在2011年的某一天都变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民

5月13日,安阳殷都区铁佛寺一老小区一楼,在一个有很多年头的破门外边,几个民警押着一个穿红马甲的妇女,这个妇女就是在很多人眼中老实巴交的崔艳云,手上戴着银手铐,此时她一脸平静对民警说道:“就是这,所有的毒品都在里边。”

在许多看热闹群众的诧异中,民警几脚踹开了破门,映入眼帘的是许多鼓鼓囊囊的大编织袋混乱堆在墙角。民警将所有编织袋都扛到外边,所有吃瓜群众都睁大眼睛想看看这里边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崔艳云

只见民警们打开一个个编织袋,里边都是白色粉末,所有人都脸色凝重,这么多得多少,起码2吨以上,民警将所有过完电子秤后,将数目统计下来,报告给一个领导模样的人:“队长,一共2.8吨,事情太大了。”

队长没有说话,显然也被这个数字吓到了,这么庞大的数字,估计得刷新新中国贩毒史记录。旁边看热闹的人七嘴八舌讨论起来:“这绝不是面粉,搞不好就是毒品”。一名吃瓜群众一语中的,这的确不是面粉,而是一种新型毒品,“甲卡西酮”

这个吃瓜群众说完后,众人讨论更激烈了,所有人都觉得有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这么多肯定是毒品,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这个面容朴素,穿着朴素的崔艳云原来是个大毒枭,真是人不可貌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8吨毒品

利欲熏心、走上邪路

这件事还得从男人李五只说起,李五只常年在外打工,做的是药品销售,他在山西长治一带,发现一种名叫“甲卡西酮”的药品,销售非常火爆,而且价格很高,供不应求。但这种药也是国家严格管控的精神类药物。

“甲卡西酮”最早是在1928年,被苏联科学家研制出来,有致幻效果,是很好的精神类药物,呈粉末状,吸食0.5克就能让人亢奋很久,可以缓解疼痛,减缓疲劳,从这个功效上看和吗啡,效果一样,天然的麻醉剂,但长期服用会让人上瘾依赖。

从依赖上瘾上看和吗啡、毒品效果类似,医学上是精神类药品,现实中被定义为新型毒品,90年代在美国流行,成为不法分子敛财的工具,但这种新型毒品,功效强大,服用过量很容易出现大脑损伤和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甲卡西酮

美国瘾君子众多,各种毒品都尝试,这种毒品一上市就受到许多瘾君子欢迎,毒贩赚的盆满钵满,但却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服用过量的人,亢奋的如同丧尸一样喜欢啃食他人的脸,美国各州发生过多起类似案件,所以“甲卡西酮”也被称为“丧尸药”“浴盐”

基于此,许多国家将“甲卡西酮”列为违禁品,不得私自制作贩卖销售,否则等同于贩毒,我国在2005年,也将“甲卡西酮”列为精神类药物,严格管控。“甲卡西酮”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MAK”,这是叫法不同。“甲卡西酮”是违禁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药房

但“MAK”却监管不严,它是上好的麻醉剂,在医学上使用很广,此外工农业领域也有很广的应用。这样就给了不法分子钻空子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丧尸药甲卡西酮

了解到“甲卡西酮”是违禁品,和毒品的效果一样,李五只心中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这玩意肯定能赚大钱。平时李五只手头拮据,压力山大,却一直想发财,但打工是赚不到大钱的,在中国赚大钱的都写在刑法上,李五只只是一个小老百姓,老实胆小,然而当利润足够大时,是可以践踏法律的,这句话用在老实人李五只身上在合适不过了。

在金钱诱惑下,李五知走上贩毒的道路上,这事一个人肯定不行,最早拉上了妻子,2009年底,李五只以购买化工品“MAK”的名义,以每公斤700元的价格,向天津某医药公司业务经理常某购买“甲卡西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制药公司

李五只夫妇购买后,将包装换掉,伪装成化工品“MAK”,运往安阳,但因为监管漏洞,他们非常顺利将这批“甲卡西酮”运回了安阳。这些东西见不得光,需要隐蔽起来,于是李五只最早是藏在老家,但老家人喜欢经常串门,于是李五只干脆在安阳市区租了许多出租屋,将“甲卡西酮”藏在各出租屋中,狡兔三窟的道理他还是懂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五只贩毒流程

第一次,李五只通过在长治自己的销售网,找到买家很快出手,价格是14000每公斤,这一下子利润就是20倍,还有比这更赚钱的买卖吗?果然赚钱的买卖都写在刑法上。之后李五只将毒资交给崔艳云管理,二人分工明确,李五只负责拓展销售网。崔艳云负责看管毒品和管理毒资,一个家庭式贩毒作坊形成。

从老实的农民夫妻到毒枭,就是这么简单,看到利润如此大,李五只扩大了销售量,短短几个月,他们就成为千万富翁了,夫妻两没有想到,毒品生意如此火爆,他们还没有准备好当千万富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贩毒

巨额毒资藏床下,一亿小目标轻松达成

没有见过千万富翁的夫妇二人,是既高兴又苦恼,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些钱,起初李五只在银行存了几百万,银行员工建议他们升级为VIP客户,并不断向他们推销理财产品,这给胆小的李五只敲响了警钟,如果银行存钱过多,银行会不会怀疑他们?这个风险不能冒,于是之后,他们就在多家银行开设账户,每家少存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巨额财富

一般贩毒为了保险起见,都是收现金,不会银行转账,于是家中堆积如山的现金就让李五只夫妇非常烦恼,他们不敢大肆消费,怕被警方注意到,也怕被邻居或者亲戚注意到借钱,所以哪怕千万富翁,也是和普通村民一样,普通过日子,什么奢侈品他们是想都不想,也由此可以看出夫妇二人性格中的谨慎胆小。

夫妇商量后,起初说要把现金存在亲戚账户上,但又怕亲戚不认账,于是干脆买房,但考虑到买房多了,引起关注就不好了,但如果把房产放在亲戚名下,还是怕亲戚不认账,干脆这夫妇就买了黄金、股票、基金等理财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买的房产

但是文化水平不高的他们,又觉得买理财不安全不踏实,最后二人干脆将大部分现金都放在安阳老家中,用箱子、麻袋装起来,但农村人多口杂,他们怕暴露,所以也不敢大手花钱,这就是突然暴富,还是不义之财的苦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毒资

李五只夫妇将几千万现金装在麻袋箱子中,放在床底下,伪装好,晚上睡在金山上,他们才觉得踏实一点,为了不引起注意,他们在安阳市区租了不少房子,隔一段时间就把所有现金毒资转移一次,但二人又怕被人发现,干脆将现金分开藏在各出租屋中,每隔一段时间换个地方住。

暴富起来的二人,没有一点觉悟,不敢消费,怕被人发现,还怕人借钱,于是变得越来越抠门,平时在老家故意装出穷酸样,大庭广众下,都是馒头咸菜,过得连一般村民都不如,这样村民们都知道他们没有钱,自然不会向他们借钱,这对夫妻也是守财奴一般,还是好演员,不进入娱乐圈可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装钱的工具

同时随着规模的扩大,只靠他们夫妻两人忙不过来,于是把一些关系近的亲戚全部拉下水,两人贩毒作坊成为家族式贩毒团伙,可以说二人真是害人不浅,然而这些亲朋在他们的巧舌如簧和金钱诱惑下,纷纷入坑。短短不到一年时间,李五只夫妇就资产过亿,轻松达成了一个小目标,同时亲戚们都发家致富,对于他们夫妻很感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义之财

在贩毒过程中,李五只谨小慎微的性格帮了他的大忙,为了安全起见,他用了多层马甲,发展了多层下线,使得警方一时间查不到他,除非把整个贩毒网一锅端了。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当李五只夫妇还为他们的反侦察能力沾沾自喜,他们最早贩毒的受害者却惹出了大麻烦,2009年底,山西长治发生一宗命案,一名吸毒男子因吸食“甲卡西酮”,出现幻觉跳楼身亡,警方介入后,发现是“甲卡西酮”这种新型毒品,对此非常重视。

同时,各地警方都发现了“甲卡西酮”泛滥的情况,公安部亲自坐镇指挥,在北方各省市展开对“甲卡西酮”贩毒网络的歼灭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缉毒歼灭战

李五只夫妇在巨额利润中渐渐迷失,利欲熏心的他们认为自己购买成本太高,如果自己制毒,那么利润就更大,而且货源无限,但他们只是农民,根本不懂怎么提炼,于是他们四处寻找“专业人士”。很快一家地下化工厂的“研究员”袁某进入他们的视线中。

这家地下化工厂只有3个人,袁某是主要技术人员,但收入却也不高,所以当李五只夫妇高薪聘请他后,双方一拍即合。当李五只夫妇做着发大财的梦时,现实却给了他们一重击,原来袁某合成的“甲卡西酮”纯度不够,那就意味着卖不出好价钱。于是李五只夫妇不再和袁某合作,继续以购买“MAK”的名义向天津进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某家中制毒

然而李五只怎么也想不到,他们居然会被袁某给坑了。2010年11月,安阳禁毒支队发现汤阴有人在研制出售“甲卡西酮”,当即进行侦查,很快发现了袁某,在袁某家中,缉毒警察发现了许多化学仪器,以及许多研制成的国家管制的化学药品。

袁某在警方审问过程中,供出了曾经有人委托他研制“甲卡西酮”的事迹,于是这个委托者成为缉毒警察重点侦查目标,经过安阳禁毒支队的侦查,很快锁定了李五只和崔艳云夫妇,而且警方发现,这两人不是一般的毒贩,而是跨省贩毒的大毒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AK

于是安阳禁毒支队上报省公安厅,省厅决定一网打尽,安排精干人员全天跟踪李五只夫妇,同时,李五只夫妇也被长治警方锁定为犯罪分子,这两个自诩有反侦察能力的家伙还不知道他们已经被两地警方都锁定了。

2011年3月,李五只在山西贩毒交易时,被警方当场拿下,安阳警方当即感觉不妙,这已经打草惊蛇了,于是决定抓捕行动,很快安阳警方将贩毒网络几乎一网打尽,主犯崔艳云提前跑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五只

安阳警察为了抓到崔艳云,去了安阳他们老家亲自蹲守,老家是多年的老平房,没有院墙那种,老父母都和普通农民一样生活,从村民口中得知,李五只夫妇很简朴,很老实,平时和邻居也很少发生矛盾。警方怎么也没有想到,李五只夫妇赚这么多钱,却让自己和父母过得比一般村民还不如,也知道了他们谨小慎微,于是在安阳多处布控,想要抓到崔艳云。

2011年5月6日,崔艳云出现,第二天,安阳禁毒支队的警察在她租住的房子中将崔艳云抓获,崔艳云很平静,没有吵闹,因为她知道从贩毒开始,早晚会有这么一天。但即便如此,崔艳云还是心存侥幸,认为警方没有证据,什么也不说,企图蒙混过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崔艳云被捕

在警察局,面对警方审讯时,崔艳云非常顽固,但当警方以孩子为突破口时,才打开了崔艳云的心理防线,为了孩子,崔艳云老实交代了自己贩毒的事实,将毒资、以及藏毒地点全部交代。

之后警方在崔艳云的两处房产中,一共搜出现金8000多万,这么多钱,估计办案的警察都没见过这么多现金,他们也很难想象,这么有钱的两口子,故意装得这么穷。5月13日,崔艳云带着警察到殷都区铁佛寺一处出租屋中,查获2.8吨的毒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查获的毒资

之后警方将李五只夫妇贩毒非法所得所部没收,现金、房产、黄金、理财产品一共加起来超过2亿元,此外还有2.8吨的毒品,如此多的毒品以及巨大金额的毒资,在新中国缉毒史上都是罕见的。提起一双儿女,李五只和崔艳云流下了悔恨的泪水,他们的所作所为注定会受到法律的严惩,也会给儿女带来严重的影响。

按照刑法,李五只、崔艳云所作所为罪大恶极,枪毙多次都不为过,但奇怪的是崔艳云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没收所有非法所得,罚金50万,而李五只没有下文,但估计起码是无期徒刑,他们的所作所为纯属自作自受,他们害了无数人,也害了他们的亲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崔艳云

一时贪欲让原本淳朴的农民走上犯罪的道路,结果非法获利这么多,却不敢花,只能将金山藏在家中,整夜躺在金山上,担惊受怕之余,最后所有非法所得被没收,牢底坐穿,儿女受影响,这是何苦来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毒品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也要拒绝一切违法犯罪,追求财富不可怕,可怕的是走歪门邪道,但也应该记住,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句话,以违法为代价换来的财富,最终只能把自己送入监狱,法律和正义会迟到,但不会缺席!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图文万粉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