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女生姜萍获得阿里全球数学大赛12名的新闻,一直霸榜,舆论久久不能平静。

我想,这除了因为大家真心喜欢“奇迹”,热爱爽文大女主外,更重要的是这件事击中了中国家长们脆弱的心。

如今的中国家长,最怕的莫过于“普职分流”四个大字。

因为普遍的共识是,任何学生只要去了职业高中,这辈子就完了。

姜萍却狠狠打脸了共识。

在中专一样能学习,还能碾压一众超级名校的学霸。

然而但是可是,即便中专女生姜萍如此具有天赋,也没有等来大众期盼的“名校破格录取”。

各名牌大学似乎统一口径般只对姜萍表示“欢迎报考”。

但不管是走高考还是强基计划,综合成绩都是先决条件,以姜萍本身偏科的成绩,上名牌大学的路是否依然会比较艰难?

“普职分流”是国内家长闻风丧胆的词,但在德国却是香饽饽。

我的VIP群里有位爸爸在认真研究了德国职业教育后,彻底放下了对孩子学业的焦虑。

他说,大不了用德国职业教育为孩子兜底。

为此他指导亲戚家职业高中毕业的孩子,用一年时间申请到德国的职业学校,开启新生活。

他的故事让人眼前一亮,今天给大家好好讲讲“德国的职业教育”。

*文章内容以第一人称口吻展开,关键信息已处理,请勿对号入座。

#1

Dr小鱼

学渣技校生如何靠

德国职业教育逆袭?

我现在把德国职业教育,叫“万能的路”。

这是我花了几天几夜搜集信息,又在各个权威网站得到验证的。

它非常适合孩子分数不高、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

我有个家境普通的亲戚,他小孩因成绩差,高中毕业进了一所职校学修车,毕业后在一家4S店工作。

有次跟亲戚聊天,他们担心孩子前途渺茫,打算让孩子自考本科,提升学历,再找个好工作。

我忽然想到了之前调研过的德国职业教育这条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马建议他们放弃自考本科,赶快辞职学语言。

因为进德国职业教育要有12年制完整教育,还要语言达标,尤其口语和听力要好,跟学历无关。

其实,几年前,我就让这个孩子去学一门外语。

因为现在既懂车,也会修车的人数不胜数,但是会一门外语,还懂车会修车的人可不多见。

当时,这个孩子才刚毕业,年龄也小,没把我的建议放在心上。

在4S店工作了好几年后,因为经验很丰富,特斯拉的猎头找到过他,但因为语言,他错失了好机会。

孩子当时相当懊悔,这次再次听到我说的学德语,去试试德国职业教育路线,他动心了。

义无反顾辞掉多年的工作,全心身投入疯狂学德语中。

起初他也有畏难情绪:自己一个学渣技校生,连英语都学不好,怎么可能拿得下德语?

我理解这个孩子的心理,慢慢开导他,告诉他学语言不是做学术研究,也不考验天赋智商,只要愿意勤加练习,就能学好、学会!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多以后,他德语达到B2水平,可以流利读写并与本地人顺畅交流。

最后成功被德国斯图加特一家著名的汽车公司录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般来说,到德国后这个孩子会被公司安排去职业教育学校接受汽车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职业培训。

每周两天在学校学习,读书期间学费不用交,医疗保险等与德国本地人享有同等待遇;另外三天在公司实习。

毕业后,95%的人会选择留在本公司,也可以跳槽(无需赔偿)到其他地方。因为只要拿到了职业培训证书,在整个欧盟国家找工作都适用。

工作两年后,还能申请德国的永居身份。

但我家亲戚这个孩子比较幸运,因为他在成都有几年工作经验,德国这家公司直接给他转工签了。

相当于认可了孩子在国内的学习和工作经验。

现在他工资是2600欧元一个月,约合2.1万多元,每月还有大概1000欧元左右的生活补贴。

这比他当时在成都拿着几千元的工资强出好多倍。

当时这孩子与德国那边公司交谈时,对方还问到了毕业后是否马上要小孩?

也就是说,只要他愿意留下,德国那边还能帮助他解决自己小孩上学问题。

我亲戚家,现在别提有多高兴了!

这个孩子也一改往日的焦虑、颓丧,正享受着在德国的美好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粉丝的故事,非常鼓舞人心。

小鱼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德国职业教育的模式,也许能给很多成绩普通,家境普通的孩子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思路打开了,人就不焦虑了。

#2

Dr小鱼

德国的教育模式:

从小就分流

国内中考五五分流,一半的学生只能上职校,但在中国,99%的家长是无法接受孩子去读职校的。

为什么?因为国内优质的职校很少,普通职校毕业后,就业也比较难。

但德国的职业教育跟中国的整个教育体系完全不一样,它的一些职业学校甚至比国内211还要好。

成绩普通,考不上公立普高的孩子,了解一下德高职业教育,说不定还能给孩子做个兜底。

简单给大家讲讲德国的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国教育是非常残酷的,小学毕业就分流了。

德国小学是为4年,即5年级开始,根据在校表现或成绩分流,学生会进入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中学。

德国中学教育类型非常多样,一般包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理高中(Gymnasium)

适合学习非常好的学生,时长8-9年,毕业后参加德国高考(Abitur),获高中毕业文凭,进入德国的大学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通中学(Hauptschule)

学制5年,以职业教育为主,是为将来就业做准备。

结束学业后进入为期三年的双元职业教育学校,接受德国的职业学校“双元”制体系培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科中学(Realschule)

学制6年,介于普通中学和文理中学之间,是顺应职业教育需求而产生的。

毕业后获得实科中学毕业证,学生既可以选择升学也可以选择就业。

比如继续就读高级职业中学(Fachoberschule)后参加德国的职业高考(Fachabitur),或者申请进入文理中学,参加德国高中毕业考(Abitur),获得德国高等教育入学资格(Hochschulreif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Dr小鱼

德国的大学分类

因为分流差异,德国的大学也有三种不同的类型:

01

综合性大学

类似于国内的清华北大、复旦、中山等名校,适合走学术研究路线的学生,毕业后对标的是各个层次的研究所。

02

应用技术大学

很多人会把应用技术大学当成职业学校,其实并非如此。

它类似于我们国内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等,培养的是整个德国社会所需的工程师。

03

职业学校

德国的职业教育涵盖范围广,中国相当大一部分的蓝领和白领岗位都属于德国职业教育的范畴,比如会计师、程序员、牙科助理等。

在德国,哪怕是一位清洁工,也都要经过几年的职业培训才能上岗。

德国前总统赫尔佐格曾说,“为保持经济竞争力,德国需要的不是更多博士,而是更多(工业)技师。”

在德国,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远远多于高等教育,民众对于职业学校和普通大学,也没有孰优孰劣的评判。

每年近70%的中学生会选择职业教育路线,走上工作岗位,剩余30%多的学生则会进入大学学习。

与国内职业教育不同的是,德国政府对职业教育投入非常大,教师素质有保障,社会对职业教育学生认可度也高。

德国拥有完善的双元职业培训体系,企业参与培训计划制定,学生接受培训并签订学徒合同。

学生每周3-4天作为学徒工去实习企业,增强工作实操技能,并获得应有报酬,另外1-2天在职业学校学习理论知识。

学生在双轨制培育下,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紧密结合,毕业后可直接进入职场,减少了企业的技术培训投入与用工短缺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

Dr小鱼

德国职业教育是香饽饽

德国如今也在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的困境中挣扎。

去年中旬德国约有170万个职位空缺,据估计到2035年,它的总劳动人口将减少700万人。

德国急需工人来填补职位空缺。

只要选好行业,完成职业培训,职校毕业生有大好的就业机会,而且德国的薪水也很理想。

平均而言,职校学生在培训期间每月可获得550-1500欧元报酬,不仅不花钱,还倒赚钱,省心!

护理、汽车机电技术员、牙科技师、电工、技术产品设计师、建筑工人、酒店经理等都是较流行的职业选择。

毕业后平均每月工资会在2000-3500欧元之间,某些职业甚至高到令外行人怀疑人生。

根据网站ausbildung公布的数据:

以非常受欢迎的护理为例:

在培训的第一年工资每月1340欧元,第二年会增加到1402 欧元,第三年继续上升到1503欧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业后将成为护理专家,起薪基本工资为每月3,304 欧元,有了津贴后,总年薪会达到42600欧元,以当前汇率来算,约合35.6万多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薪资最高的是航空交通管制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前12至15个月内,月薪会在1250欧元,随后工资总额会逐渐增加到4000欧元。

根据培训进度和地点,报酬最高可达5900欧元每月。

在假期及夜班工作还有附加费,每月还能获得400 欧元的住房福利。

毕业后起薪每月将超过7000欧元。

根据资格、专业经验、工作时间和奖金,工资可增加到近1万欧元,约8万多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薪酬越高,竞争就激烈,录取要求也很严格,比如要参加面试等。

航空交通管制员,每年约有5000人递交职业培训申请,但实际上只有100至150人录取。

当然,一般的职业争夺肯定不会如此激烈,只要达到准入门槛,就会被录取。

因为工资高、福利待遇好、安全、医疗质量以及想移民等,德国也成为很多人的理想工作地。

在《2024年全球人才解密报告》中,德国排名在“最想前往就业”的第五位,前4名都是英语系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

Dr小鱼

中国家长真正怕的是什么?

中国家长对“普职分流”四个字闻风色变,其实怕的不是“普职分流”本身。

中国家长真正怕的是,孩子去了职高后,不能学到真本事,不能获得一技之长,未来陷入困顿。

据说中国的普职分流学的是德国。

但德国“普职分流”的真正意义是引导每个人找到自己的擅长。

同时在社会保障方面,做到人人平等,蓝领与白领,工人与教授的工资和社会福利上没有巨大的差异。

真正做到“职业无高低贵贱,只有分工不同”。

只有这样,家长才会愿意孩子去职业高中读书,成为技术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