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安徽沿淮淮北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对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和夏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省水利厅、省应急管理厅的统一指挥下,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于6月12日19时30分正式开展向皖北地区调水工作。

江济淮工程是一项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结合灌溉补水和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态环境任务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

去年9月16日,随着菜子湖线航道通航,标志着江淮运河实现全线贯通。

当前的皖北旱情,是引江济淮工程启用后面临的首次旱情。此次向皖北调水,也可以视作是对工程灌溉补水效益的一次集中检验。

阜阳的申请

6月13日晚10时,引江济淮西淝河北站开机调水。

来自长江安徽段支流菜子湖的引调水通过引江济淮各梯级泵站逐级提水,陆陆续续抵达茨淮新河阜阳段,保障阜阳城区、颍上等地生活和农业灌溉用水。

阜阳市是安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近期因持续高温干旱,供水和抗旱压力较大,阜阳市水利局向省引江济淮集团申请调水,计划从菜子湖向淮河调水5000万立方米,其中向茨淮新河调水2000万立方米,向插花闸上游调水500万立方米。

目前阜阳全市已累计从外河向内河引调水3.1亿立方米,保障了全市生产生活和抗旱用水需求。

针对当前皖北旱情,安徽全省水利部门努力通过科学合理调配水资源,最大程度减轻干旱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引江济淮引调水对缓解阜阳旱情发挥的重要作用,充分彰显出大型水利工程在抗旱中的骨干支撑功能。

从这一角度来看,引江济淮的“首考”表现值得肯定。

补水淮河干流

自5月1日以来,安徽省通过引江济淮工程向蚌埠闸以上调水8660万立方米,其中从菜子湖引水3653万立方米,调度淮水北调五河泵站、茨淮新河上桥抽水站、怀洪新河何巷闸、西淝河泵站等工程,从淮河干流向淮河以北蚌埠、淮南、淮北、阜阳、宿州、亳州等市累计调水2.35亿立方米,全力保障夏种夏灌用水需求。

今年以来,沿淮各地累计从淮河干流引抽水10.3亿立方米,有效补充了沿淮地区河湖蓄水。

“我们根据省水利厅的调水指令,利用数字引江济淮水资源调度系统,模拟并推演出初步调度方案,经充分讨论研究后,提出最终调度方案,按流程经审批后发布调度指令,由基层相关管理单位按指令实施,以做到科学有序调水。”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6月18日继续开展向皖北地区调水工作,19日后将根据天气情况决定下一阶段调水安排。

6月11日18时,安徽省水利厅针对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等市旱情,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6月12日,安徽省水利厅组织召开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调水会商会议。为保障淮河干流,西淝河沿线相关市、县(市、区)夏种抗旱及生活生产用水,决定由引江济淮集团公司利用菜子湖线路引调长江水,通过派河口泵站、蜀山泵站经东淝闸调8000万立方米水量入淮河干流,通过西淝河泵站、阚疃南站、西淝河北站向茨淮新河调入2000万立方米水量。

截至6月17日17时45分,庐江节制闸已调水约6000万立方米、派河口泵站调水约6100万立方米、蜀山泵站调水约5600万立方米,通过东淝闸入淮河干流约5100万立方米,通过西淝河站调入西淝河下段18.36万立方米,通过西淝河北站调入茨淮新河363.63万立方米。

应急预案出台

皖北旱情背景下,《安徽省引江济淮工程水量调度应急预案》近期出台,值得关注。

出台这一应急预案,目的是有效应对安徽省引江济淮工程沿线区域发生重大洪涝、干旱灾害、沿线水体生态破坏事故等突发事件,建立健全水量调度应急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引江济淮工程综合防灾减灾作用,保障沿线区域防洪、供水、航运、生态安全。

预案出台前,根据省水利厅5月17日印发的《关于实施引江济淮工程(一期)安徽段调水工作的通知》要求,省引江济淮集团公司已经于5月21日至6月7日开展调水工作。

“从前期试调水到近期的抗旱调水经验看,调水计划、调度方案、会商机制、信息共享、多方联动、应急保障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应急预案明确了水量应急调度组织指挥体系和预防预警等工作,重点提出了发生重大洪涝、干旱灾害、生态破坏事故等突发事件时,水量应急调度的启动条件、启动程序、应急响应措施、调度权限和程序、响应结束条件,以及保障措施等,为实施引江济淮工程水量应急调度提供了决策依据。

引江济淮工程兼具水利水运等多重综合效益,但首先是一项跨流域调水工程——从长江下游调水,向淮河中游地区跨流域补充水源,旨在解决淮北地区及输水沿线地区的工业和城乡生活供水不足尤其是枯水年份的缺水问题。

6月18日14时,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对淮北、亳州、宿州、阜阳市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明确强调务必克服靠天等雨思想,落实各项应急抗旱措施,坚决打赢抗旱保夏种攻坚战。

基于此,引江济淮工程在今年皖北地区抗旱中的表现将持续受到关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