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时期,在朝鲜战场上曾出现“三杨开泰”的一幕,杨得志、杨成武、杨勇三位兵团司令再次联手,为他们功勋卓著的军旅生涯再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三位开国上将中,杨得志堪称“三杨”之首,他是毛主席非常倚重的心腹战将,他老成持重而倍受将士们的尊敬。1975年,时任武汉军区司令员的杨得志将军突然感到身体不适,一时间急坏了身边的干部和医院的医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天杨得志招待了一位特别的客人,杨将军是性情中人,非常重视革命情谊,好友多年不见他便多喝了几杯,他以为没什么大碍,但是在第二天起来时就感觉有些不舒服,当时他并未在意。到机场送走这位客人后,他越发感觉身体不适,警卫员急忙带他到武汉军区医院检查,由于病情突发,医生见他级别太高又不敢擅自动手术,只能先做紧急处置,同时向军委说明杨得志的情况。

军委得知此事后非常重视,立即派专机把杨得志接到北京治疗,当杨得志坐上飞往北京的专机时,北京301医院这边已经开始了积极的准备。正在家休息的某科室主任李炎唐接到了副院长蒲荣钦打给他的电话,让他立刻到医院,有重要任务安排,李炎唐放下电话便急急往医院奔去,凭借直觉他意识到这次一定是哪位重要首长的身体出现了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医院之后,李炎唐得知是杨得志将军即将到301医院接受治疗,为了能让杨得志将军得到更快更好的医治,李炎唐立刻安排科室人员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很快杨得志被送到了医院。李炎唐初见杨得志时敬重而又紧张,杨得志神情轻松地告诉他们不必紧张,看到患病的首长亲切地安慰自己,让李炎唐又感动又惭愧。

职业素养让李炎唐很快进入工作状态,他仔细询问杨得志将军的发病经过,又了解了武汉医院方面做出的紧急处置方法,之后李炎唐就心中有数地一一下达医嘱,同时安排医护人员为杨将军做进一步的身体检查。杨得志听后非常配合医生的工作,经检查之后李炎唐最终给出了治疗方案,尽快安排杨得志将军做手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得志并不是一般的患者,他是我军的高级将领,他的手术治疗方案需要向军委汇报,报告内务必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这也是武汉军区医院不敢擅自做手术的主要原因。李炎唐在报告上详细写出了杨得志将军的病情、治疗方案以及给首长做手术人员的名单,军委经过商讨之后最终同意了李炎唐的治疗方案。

手术当天,杨得志将军没有丝毫紧张和不安,经历过枪林弹雨的他早已看淡生死,更何况是一个小小的手术了,他神情轻松的模样让李炎唐等医护人员在手术中很快投入了工作状态,这次的手术非常顺利而又成功。杨得志住院疗养期间,经常给医护人员讲革命战争时期的故事,当李炎唐问及都有谁参加大渡河时,杨得志如数家珍一般说出了那些人的名字,说到情深之处,泪水模糊了杨得志的视线,医护人员看到后更加敬重这位老首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经历过血雨腥风的战争,也曾疾病缠身,再艰苦困难的环境都没有让这位老将军动容,可他每每提及战友时总是神情激动,这是他对逝去战友的怀念之情,李炎唐深深知道老将军的心情,他对杨得志的照顾也是格外的用心。在杨得志身体有些好转时,他想出院去看看老同志,李炎唐委婉地劝他:“首长,现在的局势很复杂,您还是不要出去了……”

杨得志听后自然明白李炎唐的用意,便在医院安心疗养身体,期间杨勇将军也特意前来探望,两位老战友相谈甚欢,这是杨得志在住院期间少有的兴奋时刻。后来杨得志病愈出院,继续回到武汉工作,在1976年时,李炎唐在接到给外宾会诊的任务后,又接到了给杨得志复查身体的任务,这一年二人再次见面,李炎唐得到了杨得志将军的热情招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得志将军身体恢复得很好,对越自卫反击战时,他再次披甲上阵到前线指挥作战,当时他已经年近七旬仍然是宝刀未老,带领部队给予越军沉重的打击,让他们不敢再进犯我国的领土。杨得志将军戎马一生,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战斗诗篇,于1994年病逝,时年8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