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何方

仲夏时节,笔者走进徽县麻沿河镇新店村的山林间,探寻密林之下隐藏着的“聚宝盆”。在这里,一股新生的活力正在林下的土地上悄然萌发,麻沿河镇联合麻沿林场,在深山老林里培育出了一片片绿色的希望,让原本寂静的山林焕发出勃勃生机。林下经济,这个曾经陌生的词汇,如今已成为山区群众依托林区资源优势精心培育出的“聚宝盆”。

漫步在郁郁葱葱的林间,阳光透过树梢洒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草木的清新气息。笔者跟随麻沿河镇党委书记张旭鸿,穿过蜿蜒曲折的小径,来到了位于木铁沟的林下经济示范区。在这里,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一片片绿意盎然的中药材在林下茁壮成长,仿佛是大自然的绿色宝藏。

“林下经济真是个‘聚宝盆’啊!”麻沿河镇党委书记张旭鸿站在一片天麻种植地旁,指着那一株株嫩绿的植株,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他说:“通过土地流转,群众的经营性收入得到了显著提升,天麻种植规模已达到了200余亩,实现地租收益10万余元。这些收益不仅让群众尝到了林下经济的甜头,更激发了他们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和信心。”

林下经济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还促进了当地群众的就业。群众被吸纳到天麻种植地务工,通过劳动获得了稳定的收入。

在这片绿意盎然的土地上,通过产业基地的示范作用,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意识到林下经济的潜力和优势,纷纷加入到林下种植的行列中来,形成了产业基地示范带动的良好局面。麻沿河镇和麻沿林场在发展林下经济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通过科学种植和管理,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不仅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更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麻沿河镇党委书记张旭鸿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化林下经济的发展,通过引进更多优质品种和先进技术,提高林下经济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为乡村振兴作出新的贡献。”

站在林下经济示范区,俯瞰着那一片片绿意盎然的中药材种植基地,透过密林缝隙,林间的土地上是一片片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出的丰硕果实,随着林下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麻沿河镇的未来充满了期盼和希望,也书写着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村民富裕的美好篇章。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