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车企认证造假事件正持续发酵!

全部撤架,销售额腰斩

近日,央视新闻记者探访了日本神奈川县绫濑市的一家二手车销售门店,发现二手车交易市场遭受了不小的冲击。

位于日本神奈川县绫濑市的一家二手车销售门店,是此次受到违规丑闻影响的店铺之一。该店负责人表示,自从日本车企违规事件曝光之后,就已经将涉事车辆全部撤架、暂停销售。

日本二手车经销商成田称,之前打算购买涉事车辆的顾客,最近几乎看不到了。虽然其他车辆偶尔能卖出去,但总体销量并不理想,这个月的情况可能会相当严峻。与三个月前相比,这个月的销售额减少了约5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田表示,如果销售额持续大幅下跌,将给他未来的经营造成很大问题。而因此次事件产生经营问题的二手车商不只他一家,大家都不知道如何处理现有的库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消费者不信任

造假事件也已引发部分日本消费者对日本汽车品质和安全性的质疑。

日本消费者:我现在开着丰田的汽车,但是我在考虑是否应该换成其他品牌的车。我觉得今后这样的事情可能还会发生,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整个汽车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消费者:今后日本汽车可能会卖不出去,日本经济也会因此恶化。对我的生活也会产生影响,我认为这种情况并不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造假丑闻后,丰田章男连任

6月18日,丰田召开年度股东大会。多数股东投票支持丰田汽车创始人之孙——丰田章男继续担任董事长(社长)职务。

机构股东服务公司ISS认为丰田董事会需要改组,这是为了防止数据造假等质量问题再次出现的关键,但令其担忧的是,丰田章男在股东大会上明确承诺不会进行董事会改组。

另一家代理咨询公司Glass Lewis & Co.也建议投票反对丰田章男的连任。

然而,自上任以来推动业绩、股价创新纪录的丰田章男,在日本国内市场中一直受到欢迎。不少本地股东对于丰田公司治理和认证测试丑闻的担忧不以为意。

我国丰田车价格集体跳水

国内的丰田车也坐不住了。

6月18日,据一汽丰田官方微博宣布,即日举行24小时限时特卖会。其中,紧凑型SUV卡罗拉锐放售价9.98万元起,限时综合优惠3万元;紧凑型轿车卡罗拉售价7.98万元起,限时综合优惠4.3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一汽丰田部分车型价格早已大跌。

在购车信息查询平台上,卡罗拉的标售价为7.48万元—11.38万元,较之11.68万元—15.58万元的官方指导价已有较大降幅,平均每个版本的车型降价降4.2万元左右。

此外,一汽丰田旗下的RAV4荣放、bZ3、bZ4X、亚洲龙等车型降价区间从5.5万元—7万元不等。目前,一汽丰田旗下仅普拉多的销售价格相对坚挺。

拳头产品销量腰斩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一汽丰田零售销量54650辆,同比下滑21.9%,位列厂商零售销量排行榜11名。而在4月其排名第九。

一汽丰田跌出排行榜前十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其拳头产品卡罗拉销量重挫,5月零售销量仅7693辆,同比下滑54.96%。今年1—5月,一汽丰田累计零售销量同比下滑12.4%。

日系车不好卖了

不止一汽丰田,目前整个日系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也不及预期。

公开数据显示,日系品牌在中国汽车市场的份额已从2020年的24.1%下滑至2023年的17%,连续三年下滑。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近年来,合资车企在中国市场销量出现明显回落,主要是因为合资车企没有抓住中国新能源转型机遇。随着乘用车行业的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合资企业的原有的产业优势将进一步弱化,产能压力将扩大。

另有业内人士分析,在越来越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之下,合资品牌的“关停并转”将不断上演

丑闻影响深远

丰田等汽车制造商集体舞弊造假并且被集中曝光,令海内外倍感震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造假丑闻后,日本车企负责人纷纷鞠躬道歉

今年5月底,日本交通部门的进一步调查发现,日本涉及造假的车企包括丰田、本田、马自达、雅马哈、铃木五家日本主流车企的38款车型,违规车辆超过500万辆,造假项目涉及行人安全、碰撞、排放等多项内容。这似乎表明,整个日本汽车工业都在“带病运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涉事车型被要求停止出售

日本财务大臣铃木俊一近日在记者会上表示,事件可能会导致汽车企业一定程度的减产,他表示这“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将非常大”。

有日本经济专家指出,汽车制造是日本第一大经济支柱,日本汽车工业的产业链长、关联企业众多,如果停产时间过长,很有可能给正在缓慢复苏的日本经济带来重创。

2023年日本汽车工业的产值占整个工业产值的40%,占整个日本经济总量的8%,汽车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超过550万人。

日本国际政治经济学者滨田和幸指出,造假问题不仅在于汽车生产商,可能在日本各个产业中,会让人感觉日本企业就是可以按自己意愿随意操作的,让消费者产生不信任感。这对于日本的所有产业来说,都是极大挑战。

为何集休舞弊?

日本神户国际大学经济学部教授中村智彦认为,造假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企业对经营成本的重视已经超过了对品质的关注。

他分析指出,最近二三十年来,日本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利润率下降,为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各大公司开始采取各种办法压缩成本。

滨田则指出,此次众多大型车企出现数据造假问题,暴露出日本汽车产业在面对市场新需求中,反应迟缓、急于求成、转型困难等问题。日本车企急于提交伪造或篡改的数据,以快速通过验证来应付市场,若政府部门也监管不力,长期下去将会损失掉消费者的信赖。

来 源 | 新华社、央视新闻、财联社、e公司

SFC

本期编辑 刘雪莹

21君荐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