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李博士, 你是我们最后的希望了。”

每当受害者家人找到李先生的时候,那种憔悴的面容和焦虑的眼神都会使他变得动容。

因此,即使李先生反反复复退休了5次,他也会坚持回到岗位工作。

“我本可以功成身退,但我知道那不是我的生活方式。”

或许李先生就是这样一个无私且坚毅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昌钰

他凭借着丰富的生活阅历和顶尖的刑事侦查能力,多年来穿梭于各个凶案之中。

手握证据,伸张正义。

他协助美国和其他国家破获了不少历史遗留下来的疑难悬案,堪称“当代的福尔摩斯”。

几十年来,李先生曾在美国各州及全球侦破8000多起刑案,并荣获800多个奖项。

接下来,就让我们了解一下他所侦破的一些著名的刑事案件……

乱世之中出俊杰

1938年,李昌钰出生于江苏如皋的一个从商人家中。

父亲李浩明坐拥老家近一半的土地,还经营着多家店铺。

因此,李昌钰的家中十分富裕。

家里共有13个子女,李昌钰排行最小,而且父亲很疼爱这个小儿子。

在李昌钰一岁的时候,全家就随父亲从如皋搬到了上海定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3年,国内战火纷飞,社会动荡不安。

李浩明担心家人受到伤害,便决定逃到台湾避难。

因此,儿童时期的李昌钰一直生活在台湾。

抗战胜利后,李浩明已经习惯在台湾的生活,便想着将内地的产业也转过来。

于是,在1949年春节的前两天,李浩明就带着大量的鱼苗登上了前往台湾的轮船。

但谁也没想到,在行驶的过程中,却突然遇到紧急情况。

游轮被海浪打翻在水里,船上的很多乘客都不幸遇难,李浩明也死在了这场意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亲去世后,无人打理留下的产业,从此家境一落千丈,生活条件愈加艰苦。

面对糟糕的处境,李昌钰的母亲并没有就此倒下,反而决心要将自己的13个孩子养大成人。

“那时候,家里很穷,一年到头我都没穿过一双好鞋子。”
“学校不允许光脚上学,我就提着鞋光脚跑到学校门口,穿上再进去,放学了我就再脱下来,光脚跑回家里。”

李昌钰是个很有孝心的人,他知道母亲一个人养活这个大家庭不容易。

因此,他从来不会向母亲伸手要东西。

每次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帮母亲打理家务,拖地洗衣都不在话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昌钰

在学校里,李昌钰也是个勤奋刻苦的人,不仅成绩名列前茅,还有着极好的运动天赋,是学校的校篮球员。

1957年,李昌钰以优异的成绩结束了高中学业,考上了海洋大学。

但在这时,他发现中央警官学院也在招生,而且开出的条件十分诱人:

既不需要交学费,而且每个月还有生活补贴。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李昌钰放弃了进入海洋大学的机会,而是选择了读中央警官学院的警察科学专业。

三年后,李昌钰以全班第二名的成绩警官学院毕业。

这几年的警校生涯为李昌钰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后他被分配到台北市警察局工作,担任警察局外事室巡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昌钰

在李昌钰工作的第一年,他认识了一名马来西亚的华侨留学生——宋妙娟。

而她就是陪伴李昌钰走过半生的发妻。

也正因为有了妻子的帮助,李昌钰才能在未来的征程中大步向前。

1961年,正在念大学的宋妙娟偶然间遇到了正在办案的李昌钰。

当二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李昌钰就被宋妙娟温文尔雅的气质深深吸引住了。

随后的几天,李昌钰都会时不时地想起她。

渐渐地,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心意,便向宋妙娟表明了真心。

幸运的是,宋妙娟也心悦于李昌钰,因此,二人很快就陷入了爱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昌钰和妻子

次年,在征得双方父母的同意下,二人在当地举办了一场隆重的婚礼。

“我承诺,在将来一定会取得博士学位,还会在马来西亚为她补办一场盛大婚礼!”

李昌钰在婚礼上说道。

在宋妙娟毕业后,李昌钰跟随妻子来到了马来西亚生活。

之后宋妙娟成为了一所中学的老师,而李昌任在一家报社当上了编辑。

由于能力出众,不久便升任为了总编。

随着时间的流逝,李昌钰习惯了在马来西亚的生活。

但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他的志向并不是在这里当一名普通的职工。

他想去美国攻读学位,在他热爱的事业里发光发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昌钰(中)

李昌钰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妻子,宋妙娟很理解想有一番作为的丈夫,给予了他坚定的支持。

于是在1965年,李昌钰在姐姐李小枫的帮助下,带着来到美国打拼。

刚到纽约的时候,二人都不会说英语,这让他们的生活过得举步维艰。

更糟糕的是,在交完各种费用之后,他们夫妻身上仅剩下50美元。

无奈之下,李昌钰只好先找了一份化验员的工作。

妻子也和他一样起早贪黑工作,闲暇时间还要帮忙照顾别人家的孩子。

就这样,李昌钰白天在化验室上班,晚上就一家中餐厅做侍者,随后去上英文补习班和大学课程预备班。

周末还要去给雇主家修剪草坪,或去教中国武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昌钰和宋妙娟

二人的留学生活清苦又酸涩,但好在过得充实忙碌。

李昌钰知道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因此,在两年半的时间里,他就修完了四年的大学课程,并获得了纽约大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60年代后期,一门新兴的学科——法庭科学,吸引了李昌钰的注意。

随后他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拿到了这门学科的博士学位,堪称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