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唐朝是三省六部制,在那时,若官职能做到正三品,那已经算是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因为这一类的大臣能接触到的,往往都是国家最机密的要事。

比如宰相一职,便是正三品官职。这样来看,重中之重的宰辅之位,也只是正三品而已,那正一品和正二品,又是什么样的“神仙”存在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官之首也不过正三品而已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使得各部门之间相互有牵连,其中掌管中书省门下省的长官,被称为中书令侍中

这两个官职都可制定中央的政策,草拟诏书,以及审查政策。若是中书省下发的政策不符或者存在问题,门下省则有驳回的权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重要的中书令与侍中,竟然也不过正三品官职而已,可见在唐朝官职级别制度非常严格,不是随意就能够达到,前二品的官职的。

在唐朝大历年间,中书令与侍中这两个官职被提为正二品,但手下稍逊一等的侍郎们,也才正四品官职。

要知道三省一个决策,就能掀起朝野的动荡,可想这类同“宰相”一般的官职,居然才在正三品上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一品官职

就连宰相也不过正三品,那正一品与正二品究竟是什么样的官职呢?

正一品的官职有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等等,其中,太师、太傅、太保这三个官职被称为“三师”,是文官之首

一般情况下,是生前当过皇帝的老师或是重臣的人才会胜任,在其去世后,也用于追封这些有功之臣的官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尉、司徒、司空被合称为“三公”,名义上是允许参政议政,治理国家,实际是奖赏大臣,赠送或者加封的官职,平时鲜少出现,只有祭祀时有所作用。

天策上将官职是在三公之上,三师之下,但他却是武官之首

唐太宗李世民,当时在武德四年立下赫赫战功,其父唐朝开国皇帝李渊认为,此时李世民已经是秦王爵位,且官居太尉兼尚书令。

多重荣誉加身的李世民,已经没有官职可彰显其尊贵荣耀,于是便设立了天策上将这一官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个职位,随着后来李世民登基为帝,在唐朝时期再无人被册封过。

可以看出唐朝正一品的官职,基本都是用于追封逝去的功臣、元老,一般在位的大臣鲜少有人获此官职,除非是举世闻名,难得的将才。

但在唐初,长孙无忌就曾被授予太尉一职。

从一品官职

从一品官职有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这三个官职,顾名思义便是太子的师傅。

此外,还有文散官,武散官也同属于从一品官职,文散官为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仪同三司是指可使用自己的名义,来自置幕府以及幕僚的部署,与“三公”的待遇相差无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