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已经成为了现在社会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不仅可以引起心、脑、肾、眼等全身多个靶器官的损害,还会造成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视网膜病变、失明、截肢等严重并发症。

但是据数据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知晓率、治疗率和达标率均比较低,认知观念落后是造成目前这种现状的重要原因。那么,对于糖尿病普遍存在的认知误区有哪些呢?今天小编带你了解:

01糖尿病无症状,可以不治疗

糖尿病的标志性特征体现在“频尿、渴饮、多食及体重减轻”的综合征候群,简称“三多一减”。但值得注意的是,缺乏这些典型表现并不意味血糖水平必然正常。一旦血糖监测结果偏高,即使无明显不适,也应及时采取措施。

这是因为,持续的高血糖状态无形中对心脏、大脑、肾脏及眼睛等关键器官构成潜在威胁,且此类损害往往不可逆转。

因此,调控血糖不仅旨在缓解表面症状,其核心目的在于预先防护这些重要器官免遭损害,有效遏制心脏病发作、肾功能衰退等严重后果的发生概率。

02血糖高低全凭自我感觉

尽管糖尿病病患中常见的如口渴、频尿、体重减轻及皮肤瘙痒等症状,与血糖水平有一定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总是同步显现。

部分长期患病者,即使血糖水平极高,由于身体逐步适应,可能表现出的显性症状反而减轻;反之,一些血糖仅轻度上升的个体,也可能经历显著不适。仅依赖个人感受来判断血糖水平的波动是不准确的,唯有通过实际测量得出的数据才最为可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维持定期检测血糖的习惯,是掌握自身健康状况的正确途径。

03老年人血糖偏高属于正常,可以不干预

有一种误解流传甚广,即认为血糖随年纪增长而自然上升是人体老化的一部分,老年人稍微高的血糖值无伤大雅。这种观念误区不幸让部分老年群体对血糖管理放松警惕,错失了宝贵的早期治疗时机。

实际上,糖尿病的诊断门槛并未因年龄而有所不同。为了预防或推迟糖尿病可能诱发的各种严重并发症,任何年龄段的血糖偏高情况都应视为重要信号,及时采取措施干预,刻不容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降糖药轻易别用,吃上就停不下来

包括胰岛素在内的各种降糖药治疗是不存在依赖性的,也不是用上就绝对不能停。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之所以用药之后停不下来,都是因为病情的缘故,是自身病情的需要,而不是因为药物依赖。

05血糖控制正常,就可以停药

一些糖尿病患者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治疗,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后,可能会擅自停止用药,结果遭遇血糖再度升高的困境,不得不重返药物治疗的道路。

这种随意中断和重启治疗的做法,非但无法达到预期疗效,反而可能因血糖的剧烈起伏加速并发症的进展,得不偿失。

须知,血糖的暂时稳定并不代表糖尿病已被根治,而是药物调控的直接体现。因此,遵循医生的专业指导,制定并坚持一个合理的长期管理计划至关重要,任意停药万万不可取。

另一方面,有部分糖尿病前期患者,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比如改善饮食、增强体育活动、减轻体重等,成功改善了胰岛素抵抗,即使不依赖降糖药物,也能维持血糖在理想范围内。

此外,少数早期、病程较短的糖尿病患者,在经历了胰岛素或其他降糖药物的强化治疗,血糖控制得当后,根据医生的评估,可以尝试在严密的生活方式管理和监控下减少或暂停药物治疗,但这要求在此期间必须密切监测血糖变化,一旦血糖有回升迹象,应立即按医嘱恢复用药,以防病情反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6降糖药有副作用,能不吃就不吃

部分糖尿病患者因为对药物副作用的恐惧,或是顾虑初期用药可能透支后续治疗选项,而对药物治疗持强烈排斥态度。

然而,事实表明,早期药物干预在调节胰岛素抵抗、维护胰岛功能方面效果显著,是控制糖尿病进程的有力手段。我国现有的降糖药物均经过严格审批,整体安全性较高,尽管任何药物都有潜在的副作用,但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合理施用,这些副作用能够得到有效管理乃至避免。相较于长期高血糖带来的严重健康风险,降糖药物的副作用显得相对次要。

因此,患者应当理性看待药物治疗,切勿因过分担忧副作用而放弃了对疾病的有效控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7降糖药物使用不当

部分糖尿病患者在长期服用降糖药物的过程中,若自我监测发现血糖水平未达预期,便擅自决定加大用药剂量,这种行为极其危险,可能会引发低血糖昏迷等严重后果。调整药物剂量需谨慎从事,务必要遵循医生的专业意见,按部就班进行,切勿急于求成,因为过度降糖的危险性不亚于高血糖本身。

同时,患者应学会辨别如“黎明现象”和“苏木杰效应”等情况,以便更准确地理解血糖波动的原因。若单一药物在充足剂量下效果不佳,理应考虑在医生指导下联合使用其他类型的降糖药物,而非单纯增加剂量。

这样的策略不仅能够通过药物间的互补作用增强血糖控制效果,还能有效减少因剂量增加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风险,实现更安全、更高效的血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