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你要谁都可以,但是唯独他坚决不行!”
这是1973年,韩先楚将军被调离福州军区时向周总理点名要求苏静与自己一同前往新军区时,周总理说出的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这个苏静究竟是谁为何能够让周总理说出这样的话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思缜密--屡立奇功

事情还要从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发生的一件事情说起,当时由于国共合作共同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缘故,国民党常常会派遣高官到我军内部进行交流学习

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国民党此举到底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而在1944年的时候,一名国民党军官以交流学习的名义进入了115师的驻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他接下来做出的事情却令所有人为之愤怒,刚刚来到驻地的国民党军官还有些收敛,但是渐渐地他阴险的内心便显露出来

他常常在我军各重要部门来回穿梭,企图在言语之间策反我军战士,尽管115师作为我军的中坚力量部队战士都思想过硬,但是万事总有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些刚刚加入我军的新战士在国民党军官的诱惑之下,逐渐产生了动摇,并且最终沉沦,这其中就包括了115师电讯处的一名战士

由于电讯处的特殊性,使得国民党军官获取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这一现象自然也是瞒不过我党领导人的眼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5师师长罗荣桓对于此事也是十分愤怒,但是碍于这名国民党军官身份的特殊性,罗荣桓也不好做出什么举措

于是便找来陈光一同商量对策,谈话间罗荣桓说道:他是以交流学习的身份来的,又没有对我军做出什么实质性的损害,不好将其赶走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光闻言也是心情沉重的点点头,咬牙切齿的说道:我就知道姓蒋的没安好心,但是现在咱们也没有什么直接证据,有些难办啊。

就当罗荣桓和陈光一筹莫展之际,突然罗荣桓灵光一现,激动地说道:你看我真脑子,我咋就把他给忘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着激动地罗荣桓,陈光也有些不明所以,于是疑惑的问道:你说的谁啊?这时罗荣桓说道:苏静啊,他搞反侦察可是有一套,没准他能有好办法

这个时候的陈光也是豁然开朗,于是说道:是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随即他们二人便风风火火的找到苏静说明了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苏静听说这件事情之后,也是一脸凝重的说道:这个问题的确很严重,目前来看也确实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啊。说罢苏静便陷入了沉思。

而听到苏静的话之后,罗荣桓和陈光也是陷入了沉思,不过没过多久苏静便说道:我有办法了,既然咱不能直接赶走他,倒不如将计就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番话将罗荣桓和陈光说的云里雾里的,于是陈光开口问道:咱们怎么将计就计啊?

随后苏静说道:咱们可以先从被策反的这个电报员入手,为了不打草惊蛇,就先以人员调动的理由将其调离电讯处,然后我再去接替他的位置。后边的事情就好办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到这里罗荣桓和陈光恍然大悟,于是便同意了苏静的计划,就这样,苏静便来到了电讯处工作。

起初这名国民党军官还有些怀疑,于是问道苏静:原来的电报员去哪里了?苏静只是平静的说道:他被调走了,我是来接替他位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到苏静的话之后这名国民党军官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但是心中却十分不安的嘀咕道:我该不会是暴露了吧。

于是为了验证自己心中的猜想,这名军官便开始打听原来电报员的去向,而苏静早就料到了这一点,也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军官发现一切正常,也便放下了戒心,而且还将苏静视作下一个策反对象,而苏静也按照自己的计划将一些并不是很重要的情报告知军官

得到情报的军官心里也是十分高兴,于是在当天晚上就偷偷来到电讯室将这些情报汇报给了国民党,殊不知此时的苏静正在隔壁等待着他的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名军官发报的时候,苏静根据电报机敲打的频率,推演出了国民党的内部密码,为我军此后与国民党作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解放战争爆发后,苏静将自己推演出的国民党密电码交给在东北作战的林总,而林总根据密码,也多次提前知道国民党的军事调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且林总也根据这些情报提前做好防范,使得东北战局一直朝着有利于我军的方向发展,战后林总则是肯定的表示我军有苏静,可以抵过十万雄兵啊

然而除了在反侦察方面有着令人震惊的实力之外,苏静在另一方面的能力,更是让周总理对他如此重视的一大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硬的脚”--红军功臣

说道这里,我们就要说道苏静的一个外号,那便是“铁脚”,另外在我军中还有这一个关于苏静的称号,那便是“长征路上走路最多的人”。

时间回到红军长征期间,当初我军不仅面对着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面临着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于是为了能够更大程度上保全红军实力,我军常常会派出侦察兵探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静便是这群侦察兵的参谋,为了能够确保红军前进路线的安全,苏静常常会在半夜我军休息的时候前去侦查。

在每次侦查途中,苏静都会带着侦查队员将预定行进路线上哪里安全哪里危险哪里可能存在情况一一标注在地图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每当部队行进到新的地区时,我军常常会面临着没有地图的窘境,而这个时候苏静也会一马当先的前去勘探地形,将该区域内的所情况绘制成新的地图

大家都知道,侦查是一件极为辛苦的事情,部队在行军过程中侦查员也要跟着部队行进,而在部队休息的时候,侦察兵又要到队伍前方侦察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就使得作为侦察参谋的苏静常常面临着没有休息时间的情况,更多时候苏静则是白天跟着部队行军,晚上前去侦察情况。

在侦察结束之后,苏静便会带着侦查队员返回队伍,然后在结合侦察到的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在地图上标注清楚之后再上交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般到这个时候天也就亮了,部队又该继续行军了,这种情况对于苏静来说可谓是家常便饭,但是苏静却从未出过任何差错。

所以说,在整个长征期间,苏静走过了最长的长征路,绘制了不知道多少张地图,就连毛主席都曾夸赞道红军有了苏静,可是少走了不少的弯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红军长征的胜利,也是离不开苏静的帮助,所以综合这两件事,苏静也便成为了我军领导人眼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在建国之后更是成为各军区争着要的人

而苏静也是凭借着自己在侦察和搞情报上的独到之处,使得自己原本只能被授予大校军衔的自己,最终获得了中将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静也成为了我国唯一一个参谋中将,而且在授衔之前,毛主席也曾亲口说过苏静同志对于国家的贡献,完全有资格被授予中将军衔。

然而随着我军的不断发展,直到1973年我军进行大规模认识调动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令所有人都意外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事调动--令人震惊

时间来到1973年,在接到调令的韩先楚将军虽然心有不舍但是最终给还是选择了执行命令,不过在此之前韩先楚却找到了周总理。

周总理在见到韩先楚之后便说道:韩将军找我有什么事情嘛?面对周总理的询问,韩先楚将军显得有些拘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周总理眼看出了韩先楚将军的情况,于是便说道:韩将军你有什么问题尽管说,我能帮的一定帮助你。

听到周总理的话之后,韩先楚将军便说道:总理,我想要跟您要一个人,跟他在一块我的工作能事半功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到韩先楚将军的请求之后,周总理也是饶有兴趣的问道:哦?韩将军向要谁啊?随即韩先楚将军说道:我想要苏静。

听到韩先楚将军说出人名之后,周总理则是不假思索的说道你要谁都可以,唯独苏静不行,这个我不能答应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韩先楚将军在提出要求之前就想到了,苏静作为我军优秀的参谋,是各个单位都想要的人,中央更是对苏静十分的重视

此前很多军区司令员都想将苏静要到身边,但是都被周总理严词拒绝,所以对于周总理的反应韩先楚将军也是早有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韩先楚将军也听出了周总理的言外之意,那便是苏静是我军内部的全能人才,他走了这些工作就没人能搞得通了。

最终韩先楚将军也只能遗憾的离开,由此可见苏静将军无论是在我国的高级将领眼中,还是在中央领导人眼中,都是无法替代的存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苏静将军对于这些似乎并不太感兴趣,他只想能够在工作岗位上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从来不搞特殊化,可以说苏静将军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苏静将军一生都淡泊名利,只想能够为国际做出自己的贡献,而周总理口中的“谁都可以就他不行”也是中央对于苏静将军的肯定。

而苏静将军的高贵品质,也是值得我们所有人一生铭记的,向伟大的“全能将军”苏静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