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

如果仅从这一句话来进行判断,相信不少人都很难分清,这句话究竟是不是在骂人?或许是在诉说一位女子悲凉的人生境遇

或许在她的身上,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凄惨?普通人骂人,往往都是直来直去,心里不爽直说便是,可文人骂人却不一样,拐弯抹角地说出心中所想,还得让人琢磨半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若是遇到一些难缠无赖的人,无论怎么骂,都不予理会,那就没了意思。

棋逢对手的前提,是对方得坐到棋盘对面,若是连桌子都掀了,谁都讨不了好。好在古人对颜面更加看重,以文引之,以文击之。

像唐朝大诗人李白,在被人嘲讽后,还曾专门写了一首骂人诗,全文没一个脏字,让人搞不懂他到底有没有在骂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嘲鲁儒》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足著远游履,手戴方山巾。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 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这首诗名为《嘲鲁儒》,是李白在皇宫之中不被重用、云游东鲁一带被嘲讽之后,专门为嘲讽他的那些儒生们所作的一首诗。

当时李白被原宰相许圉师,推举到唐玄宗身边,却并未得到重用,再加上高力士,将所有奏折全部拦下后,开始自暴自弃四处云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就心情不好的他,又被儒生们嘲讽,只懂作诗,不懂治国良策,李白怎么可能忍得了。

于是以诗歌回击,嘲讽儒生们只会读死书,死读书,对政务一窍不通。

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你们这群人啥也不知道,非要指点两句,显摆自己的文化底蕴。可其中嘲讽之意,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要可分三个层面来看。首先是前四句,意思也就是说儒生们读了一辈子书,读得白发苍苍后,却不懂如何治理国家、处理时务。

每当别人问起相关问题,就好像如坠云雾,这书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其次,则是后面几句,以秦始皇宰相李斯建议,没收儒家之书为例,嘲讽他们别说读不懂书,就连所读的书籍都是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倘若儒家学说中的书籍,能够治国兴邦,李斯又为何将它们全部毁掉呢?甚至如果反抗的话,还会被拉去修长城。

读这样的书,如同奴役一般,那为什么还要读,甚至引以为傲

最后,则是“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这两句。暗指儒生奉行儒学,想要效仿叔孙通,辅助刘邦建国。

可就连你们的先贤叔孙通,都认为儒生只会读书,完全不可取,那么你们还有什么理由嘲讽我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