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国人民来说,毛主席就是天空的太阳,能给大家带来光明和希望。自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一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工作,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

也正因如此,毛主席大部分时间都身在外地,很少能抽出时间回老家韶山看一看。

毛主席出生于1893年,1910年第一次离开家乡,去了韶山以外的地方读书学习。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毛主席是党的创建人之一,从此踏上了漫长的革命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资料记载,自从毛主席走上革命道路后,一共只回了5次韶山老家。而最后一次回老家的时候,毛主席已经73岁了。

而且,这一次的行程,是非常保密的,当地的乡亲们并不知晓,这又是为何呢?请看下文!

1966年6月18日,时值盛夏,气氛却有些紧张,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候。

这天清晨,湖南省委接待处服务员郭国群带着十多人来到了滴水洞别墅,对房间进行了重新的布置整理。生活用具换上了毛主席喜欢的白色,卧室里的床也换成了普通的木板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右二是郭国群

与此同时,韶山管理局的大小领导们也齐聚于此,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看到这儿,留守在滴水洞别墅的工作人员心里面已经猜得八九不离十了,伟人毛主席很快就会来到这儿了。

当天下午,从韶山冲方向开来了三辆汽车和一辆大卡车,这是毛主席回到家乡的标配。

车队在一号楼停稳后,毛主席从中间的那辆轿车上走了下来,望着周围的山水,不禁顿感心旷神怡,深呼吸一口后,心情也变得舒畅了许多。

他转过头看向身边的工作人员,自豪地说道:“这是个好地方,!这是个好地方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毛主席带着工作人员走在水泥地上。他先是指着左边的山脉说道:“这是龙头山,翻过龙头山就是黄田坳。民国时,以黄田坳为界,山那边是湘乡,山这边是韶山。韶山属湘潭,所以黄田坳又叫湘潭坳。”

很显然,主席这是在为大家科普地理知识,同时也兼有怀念童年的含义在里面。

随后,毛主席又指着右边的山脉说道:“那是牛形山,样子就像一个牛头,我小时候去我外婆家就从那边走,下面的山沟里有一条小路。”

说到这儿,主席突然顿了顿,用无比感慨地语气说道:“我的祖父母就葬在牛形山上,年少时我每年都随着父母去祭拜。我还记得山上有一个大石头制成的鼓,因为有老虎在此歇息,所以又名虎歇坪。时间一晃,有四十年没上去过了,不知道石鼓还在不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人明白主席这是在追忆过去的岁月,一方面佩服他的记忆力惊人,另一方面也对的他的桑梓情怀感同身受。

看了一会儿远处的景色后,主席走进了自己的住所——滴水洞一号楼,这是一座外表看起来很普通的乡间别墅,很符合毛主席朴素的生活作风。对此,他十分地满意。

身后的工作人员也跟了进来,把主席的行李放在了房间的角落。毛主席爱书如命,带的9箱行李中,有8箱都是书籍,还有一箱是旧衣服,此外就身无长物了。

根据韶山管理局服务员李明锦的回忆,她在一次给毛主席清洗衣服的时候,看到衬衣上面都是补丁,一层贴一层,打的十分地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明锦心里很惊讶,觉得领袖不应该穿这么简朴的衣服,就向主席的秘书建议道:“这衣服的补丁打得太厚太多了,穿起来会很热”!

工作人员听了,无奈地回应道:“我们早就和主席说过了,可他不同意。他说一路上又不接见外宾,再加上国家经济困难,棉布紧缺,能省一点是一点!”

于明锦听了,不由地在心底燃起了一股敬佩之心。

毛主席从红军时期就养成了一个习惯,即在下午和晚上工。然后从凌晨四点开始睡觉,中午起床。

因此,他每天只吃两顿饭,第一顿是在下午一点开始,第二顿饭是晚上十一点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对吃上面无所谓,菜不要多,只要不难吃就行,不然吃不下去就浪费菜了。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菜剩下来的话,可能就倒掉了,这样会浪费。米饭剩下来的话,热一热还能继续吃。”

并且,以他的崇高地位来看,每顿饭也很简单,雷打不动地四菜一汤。分别是一个荤菜、一个半荤半素菜、两个素菜、一个汤。

曾在滴水洞为毛主席做菜的厨师叫石荫祥,他本身是湖南省委接待处的特级厨师,专门被调过来负责主席的伙食。

根据石荫祥师傅的回忆,在滴水洞的11天里,他总共做过以下几种菜:红烧鲫鱼、火焙虾炒辣椒、清炒马齿苋、苦瓜炒肉、鳙鱼头葱汤;干饭二两,烤玉米一个或少许面条,烧红薯。

众所周知,毛主席很爱吃辣椒,所以基本上每顿饭上都会有一个辣的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次,石荫祥特意用韶山当地的新鲜菌菇,配上青辣椒炒了一盘菜,趁热端了上来,顿时香味弥漫在了餐厅里。

可就在这时,他突然发现菌菇里有一个像白蛆一样的小虫子,他赶紧想把这盘菜撤下去,可是毛主席已经坐了下来。

石荫祥连忙说道:“主席,我给您换一盘菜吧?”

毛主席闻着这诱人的香味,一边夹了一筷子,一边好奇地问道:“为什么,这不是蛮好的吗,多香呀!”

石荫祥一脸不好意思地说道:“主席,对不起,我没把菌菇洗干净,里面有一个虫子。”

听了这话,毛主席哈哈大笑道:“没事没事,有虫子,说明这菜没有毒,吃着也放心,不需要换了。”

不得不说,毛主席的心态是非常豁达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天夜里,韶山地区下了一场大暴雨。次日清晨,毛主席十分挂念丰收在即的早水稻,便动了去山底下看一看稻谷的心思。

心随意动,毛主席迈步一路向前,跨过了岗哨和警戒线,当警卫战士们想要跟在后面时,却被示意守好岗位不要动。

警卫们负有保护毛主席的职责,见此情形立马通知了保健医生。在保健医生的劝说下,毛主席只能回到山中的水泥地坪上,极目远眺试图看清远处的水稻生长情况。

工作人员也明白毛主席的忧国忧民之心,就派了两个人去了山下,拍了几张稻田里的照片给毛主席看。当看到农作物生长良好后,毛主席这才放下心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滴水洞居住期间,毛主席有一半的时间都待在书房里看书和处理文件,同时还在思考着一系列重大的历史问题。

在其他时间,毛主席也会进行一些休闲活动,比如沿着山间小路散步,以及和工作人员打乒乓球。

从延安时期开始,毛主席就喜欢上了打乒乓球,还经常会和周总理、朱老总一起打上半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以外,毛主席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爱好,那就是游泳!

毛主席从小生活在水边,游泳技术很好,和水的感情很深。曾几何时,他还写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这样的千古名句。

6月21日下午,毛主席兴致勃勃地要去韶山水库游泳,在几名工作人员和水手们的陪同下,毛主席来到了碧波荡漾的韶山水库。

时值盛夏,山上的水库却仍然有些许的凉意。更何况毛主席已经有73岁了,虽然一向身体健硕,但毕竟不同于年轻之时了。

因此,晚年的毛主席每次下水前都会喝上一杯白酒,暖一暖身体。

水库边有一座简易的木质更衣棚,这是专门为毛主席游泳而准备的。

主席缓步走进更衣棚后,先脱掉睡衣换上了一身洁白的泳衣。然后接过护士端过来的一小杯茅台酒,稍一仰头就一饮而尽,身子顿时就暖和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又点燃一支中华烟后,就径直走出了更衣棚,从延伸到岸边的木架上走进了水中,畅游了起来。

毛主席游泳技术高强,年轻时几乎快要能达到“踏浪而行”的地步。

如今虽然已经年迈,但当年雄风依旧在,他游泳时仰面朝天,到了水库中央时,烟依然还亮着火星,连一滴水珠都没有。

游到兴起时,还为工作人员表演起了“坐凳子、稍息、立正、睡觉”等动作,赢得了大家的掌声和称赞声。

过了一段时间,毛主席游到了岸边,向工作人员要了一块香皂,擦得满身都是泡沫后,一头扎进了水中。

等洗干净身体后,毛主席又要来香皂继续擦了一遍身体,边擦肥皂边笑着说道:“我要多洗洗,洗点肥料下来,给老百姓肥田。”

毛主席诙谐的话语,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6月28日早晨,毛主席对工作人员表示要启程出发了,大家立刻紧张地准备了起来。

出发之前,毛主席分别和地方负责人、当地服务人员、随身工作人员合影留念。他还特地握住了厨师石荫祥的手说道:“这些天麻烦你啦,做的菜很好吃,符合我的口味。”

随后又有人把廖时禹介绍给毛主席:“主席,小廖是给您老人家看房子的,一直想见见您,我们今天就把他带了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听后,用他那海绵般柔软而宽大的手掌握住了廖时禹的手:“小同志,你可要把我的房子看好呀,我以后还是会回来的!”

小廖激动地说道:“您老人家放心,我一定看好家,您可要常回来看看呀!”

合影完毕后,张耀祠提醒道:“主席,我们该出发了!”

可毛主席却舍不得离开这儿,他背着双手又倒着走回了屋里,重新坐在了沙发上。

这一下子,可把工作人员给急坏了,因为此时行李已经收拾好了,保密电话拆掉了,早已经准备就绪,就等着出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既然毛主席不想这么快离开,大家一时也无可奈何。

眼见毛主席坐到沙发上,服务人员很快就递上来一杯韶峰云雾茶,这是韶山当地的绿茶,喝起来清新可口,毛主席在这11天里一直都是喝得这种茶。

之前喝得时候并没有感觉到特别,可是这一次,毛主席却品出了一丝苦意,可能也暗合了离别的哀思吧。

等毛主席喝完了这杯茶后,随行的工作人员又两次上前提醒他该出发了。第一次时,毛主席装作没听见。工作人员第二次又来小声地提醒,毛主席叹了一口气,略带不耐烦地说道:“唉,知道了,总归还是要离开的!”

随后,毛主席带着深深的不舍之情,离开了滴水洞住所,坐上了离别的汽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汽车沿着安排好的道路一路疾驰,当路过纪念馆门口的时候,毛主席让司机停了一会儿车,随后拉开了窗帘,看着不远处的毛氏宗祠时,他的心不禁又飞回到了幼年时代,不禁有些热泪盈眶。

根据史料记载,这也是伟人毛主席最后一次回到他的韶山老家,在之后的十年里,虽然他曾经多次返回长沙,但由于种种原因,他始终未再踏足韶山冲这片土地!

怀念革命先辈的贡献,怀念伟人毛主席!

参考资料:《毛泽东五回韶山》——共产党员网、韶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