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的浪漫,海占一半。六月的厦门,最浪漫的事就是在第十六届海峡论坛上遇到这些来自海峡两岸的青年们。这里发生的美好,足以证明两岸一家人相逢的意义就在于照亮彼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若瑀(摄影 左妍冰)

来自台湾新竹的吴若瑀在大陆书写着自己的故事。她是平潭综合实验区的一名农业科技特派员。2017年,来到大陆的她,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两岸的产业交流,引领台湾的青年来大陆创业、就业。吴若瑀说:“这次来到海峡论坛,最强烈的感受就是青春力量。国家的未来以及产业的未来都要交给年轻人,未来两岸青年可以有更多的交流,促进我们国家以及整个产业的发展。” 谈到是什么契机来到大陆时,吴若瑀说,在大陆,科技、动车、航天等事业的发展势头迅猛,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让人惊叹,这些都吸引着台湾年轻人来到这里,寻找自己向往的舞台。

吴若瑀在这次海峡论坛分论坛——海峡青年论坛上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是为什么会报名参加大陆的拖拉机驾驶员考试,而且还是全国首位参加这个类型考试的台胞。吴若瑀说:“我觉得这件事具有时代意义,标志着两岸在机制融合方面有了更大的突破。我一直服务于福建平潭农业发展,得知台胞在平潭也能参加拖拉机驾驶证考试就立刻报了名,当时就特别盼望尽快取得证书。”小小身材的吴若瑀努力在为两岸农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也是大陆落实、落细台湾同胞在大陆享受同等待遇、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又一生动例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吕碧燕(摄影 左妍冰)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定要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而她,就是推动中国中医药传承的其中一员----来自台湾桃园的吕碧燕,2021年3月来到大陆进行考察。来之前,作为家族医药事业的第二代传承人,吕碧燕考虑的是家族的中医药养生事业能否在这里产生共鸣。很多先前来到大陆的朋友也都告诉她大陆市场很大。等真正来到大陆以后,吕碧燕发现大陆有关部门对中医药工作非常重视,对家族企业的发展有很强的推动性,在考察了一段时间后便决定留下来发展。她说:“我来到大陆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两岸要融合,小家变成大家。台湾青年需要来大陆多看看,不然在台湾永远看不到大陆的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煜俊(左二)和棒球队全体队员合影(主办方供图)

林煜俊,厦门大学大四学生,他是闪闪发光的青春的代表。2023年9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提出,鼓励两岸青少年交流交往,支持闽台两地开展棒垒球等青少年特色体育项目合作。在这样的契机下,福建省棒球队于2024年4月正式成立。林煜俊在听说要组建一支“闽台联合”棒球队时就积极申请加入。队伍组建后,他光荣地成为福建省棒球队的队长。林煜俊说,在队里,两岸青年可以互相学习交流,一起品尝美食。在他看来,闽台球员相处就像兄弟。谈到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林煜俊说:“刚组建队伍的时候大家还不是很熟,我们去厦门大嶝岛参加一个训练,突然下起暴雨,球员在休息区里。来自台湾台中的‘00后’队员张员菘打开音响放起音乐,队员们一起合唱耳熟能详的中文歌曲。那一刻,虽然外面狂风暴雨,但屋内却是温馨无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竹音(摄影 左妍冰)

来自台湾基隆的演员、导演、电影人,目前定居在江苏的陈竹音来大陆发展已有几年。她说希望把自己的经验介绍给台湾更多的青年影视创作者,让他们了解大陆更多元化的舞台,能够在大陆追梦、逐梦,实现自己的梦想。她说,前几天大陆青年演员胡歌到台湾与两岸青年影视创作者对话交流引发很大反响。影视行业有巨大的影响力,台湾同胞也非常喜欢大陆影视作品,这大大推动了两岸文化的融合发展。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曾表示,我们一贯积极支持两岸文化交流,欢迎台湾演艺人员来大陆发展,支持他们在大陆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分享机遇、实现梦想。陈竹音说:“台湾青年应该放下成见,为自己的未来想一想。当感受到自身发展遇到困境时,不要困在台湾,要勇敢地来大陆,也许会找到不同的解决方案。大陆同胞跟我们同文同种,而且现在大陆出台的很多政策就是希望鼓励没有背景、没有钱,却拥有一颗勇敢逐梦的心的台湾年轻人来祖国大陆看看走走,一定会有完全不同的际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允礼(摄影 左妍冰)

第二次参加海峡论坛的台青许允礼笑容明媚。她说,海峡论坛加强了两岸交流的声音,也传递了更多两岸的温度。作为一名台湾青年,许允礼特别希望能为自己所学的专业找到发展的舞台。2021年,许允礼到东北师范大学担任交换生后才发现,原来大陆有这么多职业方向和选择,于是她下定决心坚定扎根大陆、追梦圆梦。许允礼还说,她会努力邀请台湾的青年朋友来大陆、来厦门看一看。在天高地阔的这里,一定能找到台湾青年自己的舞台。

世间山河之广,我们终会相逢;有幸相遇,愿你们在大陆成为更好的人。(作者:左妍冰)